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1
考證武俠小說是否合乎史實,當然是毫無意義的。小說借用歷史背景本不需拘泥於史實,可是金庸不一樣,他選擇歷史背景其實充滿使命感,這從他第二部武俠小說《碧血劍》就出現了。既然他是有意識的借用歷史背景,那麼,瞭解那一段歷史的本貌,自然有助於讀者進入小說人物心境,這也是本系列的寫作初衷。
就從《碧血劍》說起。金庸在書後加了他自撰的〈袁崇煥評傳〉,並在「後記」中聲明:《碧血劍》的真正主角其實是袁崇煥,…這篇文字並無多大文學上的價值,……如果有什麼意義,恐怕是在於它的「可讀性」。我以相當大的努力,避免了一般歷史文字中的艱深晦澀。這就證明了,金庸借用歷史背景及人物是懷著使命感的,而且還要花力氣讓讀者能夠儘量瞭解歷史背景,從而也肯定了本系列的寫作意義。
《碧血劍》作於1956年,那個時代背景是什麼?大陸於1949年淪陷,1952年展開「三反五反」,1954年毛澤東當選國家主席,1955年整肅高崗、饒漱石,1956年推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958年展開「大躍進」,簡單說,當時中國大陸的人民是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甚至是痛苦的狀態,而金庸顯然是有感而發。
書中主角是袁承志,全書的主軸圍繞著袁承志與袁崇煥的舊部為袁崇煥報仇。可是他們的心情是複雜且矛盾的,他們想的是「並誅明帝清酋」,原本無意造反,只想「刺死昏君崇禎後,另立宗室明君」,可是一旦被廠衛盯上,他們沒有路走,被逼得只能跟李自成合作。
而他們不排斥流寇的另一個原因是,官兵比盜賊更壞。書中藉著老百姓的口,說出:「什麼匪幫?土匪有那麼狠嗎?那是官兵幹的好事。」「其實山裡盜賊,十個中倒有八個是給官府逼得沒生路才幹的。」那有點「解放」前的描述,也是中共打贏國民黨的重要原因;可是「解放」後呢,那一段時期的中國大陸,金庸透過「歸國華僑」張朝唐心想:「禮儀之邦還不如浡泥國(汶萊)蠻夷之地。」(*以上第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