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後,袁紹憂憤而死,兩個兒子袁譚與袁尚未爭奪繼承權而開戰,曹操趁機進擊袁尚大本營鄴城)

曹操改變戰術,在鄴城四周挖掘壕溝,全長四十里。起初只挖了淺淺一道,步兵可以涉水而過,審配在城上望見,縱聲大笑,因而沒有出兵破壞。

但那是曹操故意鬆懈敵人心防的戰術。他暗中安排器械兵力,一夜之間,挖成一條寬二丈、深二丈,騎兵躍不過的河溝。然後引漳河之水注入,鄴城於是成為一個孤島,一粒米都進不去,城中發生饑饉,人民餓死的超過一半。袁尚得報,只得撤軍回救鄴城。

袁尚派主簿李孚設法穿透包圍圈,入城與審配連絡。李孚扮作曹軍軍官裝束,只帶著三名騎兵,在黃昏時分到達鄴城,自稱是「都督」,從北面循著圍城軍隊標誌,一路向東巡查,處處呵責圍城將士,見有犯規者,按曹軍軍令處罰。

就這樣,經過曹操大營前面,到了鄴城正南門。再次對圍城軍官大發雷霆,將他綑綁,下令兵士打開圍城工事。

李孚迅速奔馳到了城下,向城上呼喊,守軍垂下繩索,將李孚吊上。審配等看到李孚,悲喜交加,全城歡聲雷動,高呼萬歲。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交通部下令對Uber開罰,雖然這是維護法令的當為,但交通部其實是在計程車業者揚言抵制的壓力之下,才作出決定,所以仍是「眼前沒事就好」,而非正確面對社會進步的心態。

Uber是「閒置空間充分利用」的產物,其實跟Airbnb(空屋空房分享平台)是同一性質,只不過,Uber在管理上較複雜,且在治安上的顧慮比較多。然而,由於科技(數位傳輸)進步已經到位,社會自然會跟著進步,如果法令跟不上,那就是政府(包括立法機關)沒跟上人民,而不能僅以「新事物不合法令」視之。

這件事的根本,可以上推到「人類資訊傳播」這個既古老又時潮的主題。簡單說,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大動力,第一是「我擁有」,也就是私有財產制(佔有慾);第二是「我知道」,也就是獲得資訊(求知慾);而Uber的出現(以及Airbnb)兼具二者。

文字出現以前,甚至印刷術發明以前的歷史,此處不提了,本文從活字印刷發明講起。

活字印刷是中國人發明的(11世紀,宋朝畢昇),在中國社會,它發揮了知識可以大量複製的功能,但並沒有造成社會太多轉變。可是一旦它進入歐洲,影響可不得了。

歐洲的中世紀是天主教掌控一切,上至國君王位、王室婚姻,下至庶民生活,教士解釋一切,甚至規定一切。而其權威的維持,是教會、修道院才能擁有聖經,人們只有在教堂中才能讀到聖經,而聖經是由人工抄寫在羊皮紙上,修道院必須由修士或花錢請人抄寫聖經,以補充破損的聖經,讓每個人在教堂中都能有一本聖經可讀。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民黨檢討敗選原因,結論竟然是「網路霸凌」!

 這是一個老大政黨的「正常」表現:歸咎於一個全黨誰都奈何不了的人事物,就不是任何人的錯,然後大家都接受這個結論,然後繼續老大,直到凋謝殆盡。

 事實上,網路世界已經不再是「虛擬」的了,它真實得不得了,一個嶄新的世代在那個世界中成長,開始發出他們的聲音。從今年春天的向日葵學運,到這一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都敗在網路即時連結的威力之下,說得難聽些,那叫做「至死不悟」!

 春秋的吳國,吳王僚與公子光之間勾心鬥角,兩人有爭王位的心結。吳王僚想方設法派公子光去執行軍事任務,可是公子光一再得勝,沒有陣亡,也沒給吳王僚殺他的口實。當然,公子光也想「解決」吳王僚,但是吳王僚戒備森嚴,毫無機會。

 伍子胥流亡到吳國,投入公子光陣營。他幫公子光物色了一位殺手專諸,先派專諸去太湖邊學烤魚手藝-因為吳王僚酷愛吃烤魚。

 專諸學了三年,出師了。公子光邀請吳王僚到家裡吃烤魚,吳王僚雖然擔心會有變故,卻仍忍不住美食的誘惑,決定赴宴,並布下層層安全網:由王宮到公子光宅邸,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用餐大堂內全是吳王的侍衛持戟守衛;自己身上穿了三層「棠谿甲」(當時最頂尖的護甲)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張良買了刺客狙殺秦始皇,卻誤中副車。秦始皇下令全國繪圖捉拿,張良逃到山東、蘇北一帶,在圯水橋上遇到一位老翁。老翁故意將鞋子踢到橋下,要張良下橋幫他撿起來。張良照做,老翁卻一連三次將鞋子踢下橋,張良都不生氣,老翁稱讚:「孺子可教也!」

老翁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書,說:「讀通這卷書,就可以當帝王之師了。十年後,你一定會有大成就;十三年後,你到濟北來找我,穀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

老人說完就走,張良打開竹簡書來看,竟然是《太公兵法》。

那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黃石公,張良後來襄助漢高祖劉邦建立大漢帝國後,路過穀城山,依照老人囑咐,找到一塊黃石,帶回供養。張良死後,家人將黃石與他一同下葬。

沛公劉邦帶著沛縣子弟兵前往陳縣(加入陳勝),路上遇到張良,張良帶領一百多名年輕人,也要去陳縣。張良決定加入劉邦陣營,劉邦任命張良為騎兵將領。

張良屢次向劉邦講述《太公兵法》,劉邦都能領略。張良與其他將領討論時,其他將領卻都不能理解。張良讚嘆:「沛公莫非是天縱英明?」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商鞅是衛國人,是衛侯的旁支,衛國人稱他公孫鞅,外國人則稱他衛鞅。最後在秦國得志,封邑在商,因而史稱商鞅。

  商鞅最初在魏惠王的宰相公叔座手下做官,公叔座知道他能幹,還來不及向惠王推薦,公叔座卻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惠王親自去探公叔座的病,問他:「萬一先生不行了,國家怎麼辦?」

  公叔座說:「我門下有一位公孫鞅,年紀雖然輕,但此人是位奇才,國君可以將國家大政託付給他。」惠王聽了,口頭上應付一下,並未認真看待。

  公叔座很嚴肅的對惠王說:「大王若不能用公孫鞅,一定要將他殺掉,不可令他離開魏國。」意思是:勿令其為他國所用,將不利於魏國。

  惠王走了。公叔座將公孫鞅召來,向他道歉說:「魏王問我誰可以接任宰相,我推薦了你,但看起來他不會採納。可是我又對王說,若不能用你,就殺了你。大王點頭了,所以你趕快逃走吧,免得被殺。」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本文截稿時,才發生第一次斬首,後來印證~~下一個要斬英國記者) 

 

英國首相卡麥隆召開記者會,提出警告:「英國此刻正面臨史上最大的恐怖威脅。」他指的是IS(伊斯蘭國)

 8月下旬You Tube上的一段影片,震驚了全世界:一名美國記者在沙漠中被斬首,身首異處的血腥畫面。而嚇到英國人的是,那名蒙面劊子手操的是純正倫敦口音的英語!英國MI6追查這名劊子手的真實身份,卻發現了另一項事實:持有英美護照的伊斯蘭武裝分子,數量在五百人以上,可能高達二千人!這,才是卡麥隆召開記者會的原因。

 美國媒體一片撻伐恐怖分子是「懦夫」,只因為劊子手蒙著面。可是,美國人用無人機轟炸,在遙遠的海上發射飛彈,又何嘗公布過按鈕那個人的嘴臉?甚至那只按下按鈕的手?或者說,用比較「文明」的手段殺人,就不是「野蠻」?被炸的人不會痛、不會流血、不會身首異處嗎?

 一個可以爭論的題目是:殺俘應不應該?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空軍轟炸ISIL,北京表示支持。論者多由「疆獨」問題角度切入分析。如此觀點,是,但也不是。

 ISIL已經自己訂名為「伊斯蘭國」,並發出「詔令」,要全球穆斯林向巴格達迪(ISIL的領袖)效忠,其「國家最終目標」是統一伊斯蘭世界,包括:西亞、北非、西班牙、中亞、印度,還有新疆。易言之,它已經不只是恐怖組織而已。 

巴格達迪是個狂人嗎?可能是。但是比起過去出現過的中東狂人:格達費、何梅尼、海珊等,欲以一個蕞爾小國,僅憑其石油武器,就要跟大美帝國單挑,巴格達迪勾勒的「乾草原回教大帝國」,至少規模夠大到跟歐洲、中國抗衡。事實上,這個規模大致上就是15世紀的帖木兒汗國版圖,而帖木兒汗曾經是歐洲人的夢魘,他還企圖要征服中國,卻在征途中死亡。 

本專欄6月底<嘉裕關上>那一篇,指出漢朝與明朝對「塞外」的不同心態,乃構成了兩個朝代不同的戰略思考。簡單說,漢朝是進取的,明朝是自保的。 

那麼,北京當前的心態是什麼?進取,還是保守?

 如果北京純因疆獨問題而支持美國轟炸ISIL,那麼,其心態就是保守的。但就如<嘉>文所言,關鍵在於「守不守得住?」如果北京拿疆獨沒辦法,要靠老美轟炸ISIL來壓制回教恐怖組織。那麼,美國難道會是中國的朋友?美國不會更鼓勵、甚至軍援疆獨背後的回教組織?簡單說,依靠老美,肯定「守不住」,北京不至於智不及此。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展開了「帝國大反撲」,軟硬兼施。軟的是聯合歐盟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主要針對俄羅斯的金融業;硬的是發動對「伊斯蘭國」的轟炸。後者的狀況尚未明朗,本文針對前者分析。

 對台灣而言,跟我們切身相關的問題,莫過於「誰會贏?」,「對我們是好是壞?」。先說前一個問題。

 經濟制裁是不願使用武力時的方法,是軟手段但卻不是「軟道理」、「軟實力」,反而是硬碰硬、完全憑實力的對決。且舉中國歷史記載中的頭一次「經濟制裁」為例:

 春秋時,齊桓公為諸侯盟主,四方諸侯拳拳服膺,最難搞的反而是隔壁鄰居的魯國。齊桓公在國際上的號召是「尊王攘夷」,對諸侯國不吝於讓利,對「不尊王」的諸侯,則以武力制裁,例如對南方新興強權楚國,就以武力鎮攝,雖未真正開戰,但足以令中原小國乖乖聽話了,可是魯國偏不買帳。

 魯國是周公的後代,因而擁有「周禮解釋權」,國雖小,姿態卻不低,跟齊國紮紮實實打過好幾仗,互有勝史,但打完以後,齊國愈強,而魯國愈弱。

 管仲認為,齊國力量足以滅魯,可是滅人之國不是春秋霸主所當為(這個規則到戰國全變了),霸主要濟弱扶傾,於是他想出了經濟制裁的方法。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大戰之前,各方軍閥都密切注意著兩強鹿死誰手。

遠在甘肅的涼州牧韋端派從事(幕僚長)楊阜維使節前往許昌,名為向朝廷貢獻,實為觀察形勢。

楊阜返回後,盤據關中的董卓舊部諸將問他:「袁曹之爭,誰勝誰敗?」

楊阜說:「袁紹寬宏大量,可是缺乏決斷;好謀卻不知如何選擇。不決斷便無威信,不做抉擇將始終處於被動。因此,目前雖然強大,最後終將失敗。曹操有遠略、有才幹,一旦抓住機會就絕不猶豫,策略貫徹執行到底,敢於任用度外的人,被任用者於是盡心盡力。所以,眼前雖然聲勢落後,最後必能成就大業。」

之前寫了許劭的品人術,評為千古第一。最近看到楊阜,才明白,東漢末年的品人、觀人,不只是一種流行而已,事實上已經建立了一套SOP

就拿楊阜為例,《三國演義》中的楊阜只是一個配角中的配角,他卻能走一趟許昌,就看出居劣勢的曹操必勝,反而聲勢浩大的袁紹必敗。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航客機在烏克蘭的領空被飛彈擊落,不干台灣的事嗎?不,在這個全球牽一髮動全身的現狀下,沒有一件事情是跟台灣全然無關的。

 到本文截稿時為止,禍首都指向烏克蘭東部民兵(或稱叛軍),而西方國家乃一口咬定俄羅斯,因為飛彈是俄羅斯供應,民兵也是俄羅斯撐腰。

  這個指控的真實度應該很高,可是在民兵改口否認,俄羅斯假裝無辜,而國際空難鑑定組織卻無法去現場蒐證的情況下,西方國家能夠拿俄羅斯怎麼樣?

  再明白一點說,是美國能拿俄羅斯怎麼樣?由於這個事件無關民主、無關油氣,西歐各國都只會瞪大眼睛,看美國這個世界警察能採取什麼行動?

 這件事影響將既深且遠,因為中東的以色列還在轟炸巴勒斯坦,而美國採袖手旁觀態度-當警察看著兩人鬥毆而不插手,通常是袒護那個「強者」。而若美國對烏克蘭的空難事件也不能有「警察執法」式的作為,那將成為「公權力淪喪」,以後就很難重拾「執法」的公信心了。

  與此同時,金磚五國成立了自己的世界銀行,擺明向美國的鷹爪(世銀與IMF)挑戰,而拉丁美洲國家領袖都出席了那一場以習近平為主角的高峰會-美國非但在中東、黑海不再有「治安」能力,連自家「後花園」也快要管不住了。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