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截稿時,才發生第一次斬首,後來印證~~下一個要斬英國記者)
英國首相卡麥隆召開記者會,提出警告:「英國此刻正面臨史上最大的恐怖威脅。」他指的是IS(伊斯蘭國)。
8月下旬You Tube上的一段影片,震驚了全世界:一名美國記者在沙漠中被斬首,身首異處的血腥畫面。而嚇到英國人的是,那名蒙面劊子手操的是純正倫敦口音的英語!英國MI6追查這名劊子手的真實身份,卻發現了另一項事實:持有英美護照的伊斯蘭武裝分子,數量在五百人以上,可能高達二千人!這,才是卡麥隆召開記者會的原因。
美國媒體一片撻伐恐怖分子是「懦夫」,只因為劊子手蒙著面。可是,美國人用無人機轟炸,在遙遠的海上發射飛彈,又何嘗公布過按鈕那個人的嘴臉?甚至那只按下按鈕的手?或者說,用比較「文明」的手段殺人,就不是「野蠻」?被炸的人不會痛、不會流血、不會身首異處嗎?
一個可以爭論的題目是:殺俘應不應該?
從人道的角度看,敵人投降了,放下武器,就不該加以殺害。可是在戰場上,情況不是那麼的單純。
戰國時,秦國削平六國的最關鍵一役「長平之戰」。秦軍勝、趙軍敗,秦將「坑殺趙降卒四十萬」。我們模擬一下當時情況:秦軍二十萬人,要處理四十萬俘虜,光吃就把秦軍吃垮了。換做是你,你提得出什麼其他處理方法嗎?
然而,這個仇恨趙國人沒有忘記。後來項羽在鉅鹿(趙國)擊敗秦軍,接受秦軍投降,率軍往西,進攻關中,半路上,坑殺秦降卒二十萬!有人認為是趙軍報仇,但項羽率領的聯軍總數四十萬人,萬一到了函谷關口,秦軍降卒家鄉在望,別說倒戈,即使一哄而散,各自逃回家中,項羽也受不了。
話說回來,IS卻並非視新聞記者為「俘虜」。事實上,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媒體,長時期以來,都被伊斯蘭極端組織視為美國的「幫凶」,因為西方媒體從未公平對待伊斯蘭國度的自覺組織,它們一律都被稱為「恐怖組織」。
因此,IS將記者斬首,並將過程血腥影片PO上網路,並非魯莽衝動,也不是未曾考慮美國、英國政府的報復,而是處決「敵人的鷹犬」,並藉此宣傳,號召仇恨美國的西方青年加入「聖戰」。
這又涉及與「殺俘」相似的另一個爭議:屠城。
前面說到項羽入關,每過一城,動輒屠城。結果呢?後面每一個城都拚死抵抗,因而遲滯了項羽的入關進度,讓劉邦先入咸陽。-這是反面教材。
正面教材則是田單復國。田單用反間計弄走了樂毅,又用火牛陣打敗了騎劫,然後順利光復國土-只有一個城例外-聊城(今山東省聊城市),攻了一年多沒攻下來。後來靠魯仲連的一封信,令燕將放棄抵抗並自殺。聊城被攻下後,田單下令屠城。為什麼?因為聊城人幫敵人守城,抵抗祖國軍隊,屠城是用以激勵齊國軍民人心。
IS殺「美國幫凶」也是同一用意。且由於IS訴求的是「建立一個哈里發國」(純粹的伊斯蘭國),因此能跨越國界,吸引西方青年加入。這些加入的西方伊斯蘭青年,基本上仇恨美國,因而不以殺害手無寸鐵的平民為罪行,因為美國(跟他的幫兄以色列)幹的是一樣的事情。
更因為同一理由,阿拉伯的民族國家界限已無法抵抗IS的擴張。以敘利亞為例吧,原本美國在中東,視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為毒瘤,總想去之而後快。如今為了共同敵人IS,美國可能要跟敘利亞合作-一旦成真,阿塞德也會變成「哈里發國」的敵人。
這才是卡麥隆害怕的最大理由:英國國內,乃至持英國護照、散在全球的「聖戰士」,他們並不視英國為祖國,而以「哈里發國」的指令是從-無法分辨,防不勝防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