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孟子稱讚孔子:「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孟子對「集大成」的定義是「始終條理」,而「詩三百」則是孔子幾項集大成作為中的代表作。

《詩經》是古代經典,但詩的源頭其實是民風歌謠——周天子的太師(樂官)派人到各地去採集民間歌謠,採集回來以後,由太師整理成詩歌。有旋律、有節奏、字數均齊、韻腳調協,並且以琴瑟鐘鼓伴奏,於是超越了民歌的抒情層次,也超越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層次,可以登廟堂之上了。

到孔子的時候,這樣的詩歌有三千多首,唱不完也記不全,且只有少部分會經常被唱到,那就有失散、失傳的危險。孔子做了一件事,將三千首刪減、整理成為305首(取其大數稱「詩三百」),同時將這305首「條理」成國風、小雅、大雅、頌四大部分。國風就是各諸侯國的土風詩歌;雅是宮廷朝會或宴會的詩歌(其中少部分是民歌,多數是貴族文人的作品);頌則是宗廟祭典的音樂。

除了條理化之外,孔子還採取了「斷章取義」的方法,藉《詩》來教育學生,例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本說的是治玉,孔子將之引申到做學問上頭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原本是歌詠美人天生麗質,孔子將末句引申為「素以成章」,也就是學習以提升氣質。

而這正是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的意思所在:春秋是一個知識爆發的時代,庶民開始被允許讀書,孔子開風氣之先「有教無類」。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易言之,《詩經》是歌謠、音樂,也是文學、歷史、地理、博物,甚至是時事評論與社會學、品德課,也就是一部萬用教材。於是庶民琅琅上口的詩歌,乃成為絕佳啟蒙教材,而前人流傳下來的歌謠,於焉注入了時代生命。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是拙作《大對決》的一章,刊載於此以補充日前去梯言專欄(英布後來為何失敗)

該篇專欄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3760029?from=udn_ch2cate6643sub7339_pulldownmenu&fbclid=IwAR2VGRGqheGJVDEgOWIyWlzHMaMVjH2DMuKFlgwXIikywzct_yNQSFJ24TA

英布初起兵時,對將領說:「皇上年紀大了,不可能親自前來。諸將中我只忌憚韓信與彭越,這兩人都已死,其他人都不夠看!」

劉邦要擬訂征討英布的戰略,為此向諸將徵詢意見。諸將異口同聲:「出動大軍,坑殺那小子,他有什麼能耐?」可是劉邦心理明白他們都不是英布的對手,為此悶悶不樂。

夏侯嬰門下有一位門客是前楚國令尹,曾對夏侯嬰說:「去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同功一體(背景相同,功勞也相同),當然會產生疑慮,擔心災禍即將臨頭,所以造反是當然的。」

夏侯嬰乃向劉邦推荐:「我的門下有一位前楚國令尹薛公,他對英布很有瞭解,可以問問他意見。」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之17

賴清德對上韓國瑜是「兩個令狐沖直球對決」?雖然這個話題只能當花邊新聞看,無關總統大選勝負。可是賴、韓兩人都自比「令狐沖」,卻是樁有意思的事情。

看過金庸《笑傲江湖》的,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真的喜歡令狐沖嗎?

令狐沖放蕩不羈、交友不慎、感情無節,而且隨時隨地惹麻煩。如果你的同窗/同事當中有這樣一個角色,我猜你會跟他保持距離,不太可能跟他「肝膽相照」,因為你不是「田伯光/儀琳」那種角色。簡單說,令狐沖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傢伙,跟他太接近的話,搞不好會被他連累。

可是,金庸迷卻都喜歡令狐沖,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因為岳不羣和左冷禪實在太令人討厭了,而令狐沖正好反襯出這兩人的邪惡面目,且這種「討厭A因此喜歡他的對比B」,正好是台灣的選舉特色之一。更由於政壇太多「左冷禪/岳不羣」,所以賴清德和韓國瑜都說自己像「令狐沖」——他倆當然很清楚選民喜歡什麼角色。除此之外,《笑傲江湖》書中還有一個跟當前選舉新聞若合符節的橋段: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年前為一本書「國民黨不想提,共產黨不願談的中國近代史」寫的導讀,為了7月要擔任一個青年參訪廣東團的隨行老師,找出來分享一下

初讀本書,猶如挨了一記當頭棒喝,讀過一半卻有豁然開朗之感。簡單說,由於閱讀本書,我對於國共由合作到決裂那一段歷史,有了全新的觀察角度。全新的另一個意思是「成長空間仍大」,所以,出版社邀我寫一篇導讀,我寧願稱本文為「心得分享」。

所謂「全新的觀察角度」,是我想跟讀者分享的第一個心得:「鳥瞰」那一段歷史。

我們這一代,從小接受反共教育,所有的認識就是「一切都是國民黨的功勞,共產黨始終是破壞份子」。後來,兩岸形勢丕變,動員戡亂停止,大量「共匪說法」湧至,於是對那一段歷史不再是一維思考,而有了二維思考。而本書是日本學者(非當時參與的客觀第三方)採納大量俄文資料(國際共產黨是當時深入參與的第三方)寫成,於是對之前的二維思考形成了鳥瞰效果,對於當時發生的實際情況,乃能有立體的認識,這是我以「當頭棒喝後的豁然開朗」形容閱讀此書的原因。

當然,本書因為採納了大量的俄文資料,不免過於強調國際共產黨中央對當時中國局勢的影響力。對我而言,由於前述的「二維思考」久著於心,受影響不大。可是對於年輕的讀者,誠心建議在這一點上要有點「戒心」。因為畢竟國際共產黨是「外人」,在當時那個「槍桿子裡出政權」的年代,只可能間接用力,不太可能成為決定性力量。

其次要跟讀者分享的心得,是重新認識孫文。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6

柯文哲去了一趟美國,沒見到什麼像樣的官員,跟智庫與學者進行了一些討論,最後只提出「親美友中」四個字。容我直言,這四個自其實是從李登輝時代結束動員戡亂以來,一直在執行的路線,直到蔡英文執政才停止「友中」。也就是說,親美立場不變,在兩岸關係上,柯文哲等於用「友中」來替代「兩岸一家親」——只怕不但美國方面「會更想知道細節」,北京大概也想知道他「葫蘆裡賣什麼藥」。

事實上,台灣夾在美中兩強之間,想要左右逢源固然不易,想要拉一邊打一邊更是幼稚想法。簡單說,強國打的是自己的算盤,幫你忙肯定不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是有自己的算計。

這個道理,金庸早就看透了,且看他在小說中怎麼寫:

《天龍八部》的最後高潮:契丹騎兵包圍江湖群豪,少林寺羅漢陣和丐幫打狗陣都不是對手,正在危急之時,突然間遼軍陣中鑼聲急響,竟然鳴金退兵,……卻聽得遼軍陣後喊聲大振,又見塵沙飛揚,竟是另有軍馬襲擊遼軍背後,……蕭峰躍上馬背,向遼軍陣後瞧去,只見一面面白旗瞧揚,箭如驟雨,遼兵紛紛落馬……原來是女真騎兵趕來救援。

煙塵之中,一群群女真人或赤裸上身、或身披獸皮,乘馬衝殺而來,弩箭嗤嗤射出,當者披靡。……中原群豪見這群番人來去如風,剽悍絕倫,均想:「這群番人比遼狗還要厲害。幸虧他們是喬幫主的朋友,否則可真不好惹!」……(少林寺高僧)玄渡又道:「看來女真人倒能對付得了遼兵,將來大宋如和女真人聯手,南北夾攻,或許能令契丹鐵騎不敢南下。」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5

國民黨徵召韓國瑜參選2020年總統,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看來已經接近實現,剩下的只是技術問題而已。

如此形勢對於計畫已久的朱立倫和王金平,真叫「情何以堪」,而如此場景卻跟金庸《》裡的「珍瓏棋會」相映成趣。

小說裡,先是群豪看到段譽和蘇星河坐在圍棋盤前,但其實不是二人對奕,而是蘇星河讓段譽解一個「珍瓏」—珍瓏就是圍棋高手設計的難題。而那個珍瓏是蘇星河和丁春秋的師傅無崖子所設計,誰解開就能得其真傳,並成為逍遙派掌門。

段譽解不開,斂手認輸。

接著慕容復和鳩摩智上場,鳩摩智其實是胡攪,卻一口咬定:「這個棋局無人能解,乃是用來作弄人的。」可是他接著對慕容復說:「慕容公子,你連我在邊角上的糾纏也擺脫不了,還想逐鹿中原麼?」說得慕容復心頭一震,百感交集,心想:「我慕容氏天命以盡,一切枉費心機,…時也命也,夫復何言!」再被丁春秋以攝心術偷襲,差點拔劍自刎。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4

賴清德慷慨赴義,角逐2020年大選黨內提名。他是以戰逼和,還是會ㄍㄧㄥ到最後?如果民進黨也出現兩個太陽,跟國民黨就是一個德行了!

在黨中央確定「徵召韓國瑜領表」之前的國民黨,可能是前年黨主席選舉以來,最不團結的時刻,跟去年此時(九合一選舉剛啟動)相比,真有天壤之別。

差別在於:選舉的標的不同,且政治氣候變化很大。九合一是選縣市長、議員、鄉鎮長等,這次是選的是總統。而由於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國民黨大勝,幾個老太陽都跳出來發光發熱,以為大家都忘了四年前此時——同樣這幾位,卻都畏縮怯戰。

如此場景,金庸在《倚天屠龍記》裡曾經安排過,但是大家或許從來沒注意過那個「一點都不重要」的小節:

(丐幫集會)掌缽龍頭說:「…近一年來,魔教的眾魔頭在各路起事,淮泗一帶有韓山童、朱元璋,兩湖一帶有徐壽輝等人,連敗元兵,佔了不少地方,可說頗成氣候。假若真給他們成了大事,逐出韃子,得了天下,那時候本幫數十萬弟兄,可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3

《射雕英雄傳》有一條非主軸的情節「支線」:武穆遺書。從第一回開始,金國的趙王完顏洪烈低調化名到南宋,想要竊取武穆遺書,破解岳飛的兵法,認為那樣就可以平滅南宋,一統中國。

小說中的曲折情節不贅述,本文的論點是:完顏洪烈搞錯重點了,重點在岳飛,而不是岳飛的兵法。

先說岳飛的兵法。岳飛曾經三次投軍,前兩次都無結果,第三次,也就是岳母在岳飛背上刺字「盡忠報國」那一次,他以低階軍官建立奇功,於是得到宗澤的另眼相看。宗澤召見岳飛,對他說:「你確實智勇兼備,跟古代良將相較亦不遜色,可是你太喜歡野戰。野戰的風險很高,不是萬全之計。」於是要傳授岳飛「陣圖之學」。岳飛翻閱一遍,對宗澤說:「這些都是從前人用過的(成功)戰術。所謂『陣而後戰』是兵法的常態,但是臨敵對戰不能拘泥成法,必須隨機應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耳!」宗澤對這番說法點頭嘉許。

相傳岳飛有一部「武穆兵法」(完顏洪烈苦苦尋覓的武穆遺書即源於此),可是真正流傳下來卻就只有「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8個字而已。然而,所謂「存乎一心」不僅僅是臨陣靈活運用的意思,岳飛發明了中國戰史上最早的「散兵戰術」,才是「一心」的最高表現:大軍散出去仍能收得回來。

冷兵器時代,步兵講求集中,騎兵講求機動。然而在宋朝對抗金國的時代,宋軍的步兵遭女真騎兵一衝就四散奔逃,潰不成軍。對此,岳飛發明了散兵戰術,步兵遇到女真騎兵時,可以散開後復合再戰,這也是金人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原因之一——岳家軍打不散。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2

《射雕英雄傳》裡創造了一個非典的武林爭霸模式:華山論劍。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智興(一燈大師)、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陽等當世五大絕頂高手齊集華山,比試誰的武功最高,當然每個人都想「獨攬天下第一」。可是華山論劍跟其他武俠小說中「爭奪武林盟主」的不同處,卻在五位絕世高手都有一個共識:贏的人得到「九陰真經」。

先說一個非金庸武俠的寓言,出自《列子‧湯問》:

古時候有一個神箭手甘蠅,只要出手必定「獸伏鳥下」(走獸伏倒,飛鳥落地)。他收了一個徒弟飛衛,勤學苦練,箭術超過了老師。之後有一個人名叫紀昌跟飛衛學射箭,飛衛教紀昌「先學不眨眼的功夫」,紀昌躺在妻子的織布機下盯著飛梭兩年,直到用錐尖刺他的眼皮也不會眨眼;然後飛衛再教他「把小的看大,把細微的看顯著」,紀昌用牛毛懸著虱子苦練眼力,三年後可以將虱子看得跟車輪一樣大;然後飛衛教他選弓選箭,一箭射去,可以穿透虱子卻不弄斷牛毛——終於盡得飛衛真傳。

紀昌心想:「天下只有師父的箭術贏我,如果能殺了他,我就天下第一了。」終於有一天,師徒兩人在野外對決,互相朝對方射箭,兩個人射出的箭一支支都在空中相撞而掉在地上。終於,飛衛的箭射完了,而紀昌還有一支。紀昌向師父射去,飛衛在危急之下,舉起荊棘刺對準射來的劍,一樣尖端相撞而落地。

然後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師徒二人扔下弓相擁而泣,認為父子,發誓不再將箭術傳給他人,並在皮膚上刻畫印記,以為警惕。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1

《射雕英雄傳》一開場,藉著說書人張十五之口,將讀者帶入南宋抗金的歷史場景。金庸更透過張十五之口,一語直指要害:「……金兵又有那一日不想過來?只是他來與不來,拿主意的卻不是金國,而是臨安的大宋朝廷。」張十五接著說明箇中邏輯:「……我大宋北方這半壁江山,是當年徽宗、欽宗、高宗他父子三人奉送給金人的。這三個皇帝任用奸臣……今後朝廷倘若仍是任用奸臣,那就是跪在地下請金兵駕到,他又如何不來?」

我們讀歷史,看過三千年朝代更迭,天下分分合合,如果拿他當故事書看,固無不可,如果要就中學得興亡盛衰的道理,則要把握住四個觀察要點:

興亡看氣運,盛衰看革新,分合看人才,成敗看決策

金庸真是了不起,前述張十五那短短一番話,已經包含了這四點當中的三點:北宋氣運已盡,等於將江山奉送給金人,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朝廷若不能任用人才,改革朝政,就還是「奉送給金人」,兩國交鋒的決策雖關係一時成敗,卻非興亡盛衰的根本。

金庸這個歷史觀,在《碧血劍》也一再出現:例如附錄〈袁崇煥評傳〉就提出,魏忠賢害死了楊漣、左光斗等正直大臣,又害死了不肯任他需索的遼東經略熊廷弼——等於明朝將江山奉送給大金(清朝)。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0

    金庸武俠小說中最短的一本:《越女劍》幾乎就是改寫《吳越春秋》裡的情節。

    「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的第一本《英雄劫》裡,也改寫了這一段亦俠亦仙亦史的故事,以下分享:

    句踐積極徵求越軍的武術教練,大夫范蠡對句踐說:「我聽說越國南方的山林中,有一位少女,國人都稱讚她的劍術高超。建議大王召她到宮中來,向她請教劍術。」於是越王派出使者,聘請少女入都。

少女應邀北上,途中遇到一位老翁,自稱「袁公」,開口就說:「聽說姑娘劍術精湛,能不能讓老夫見識一下?」

少女說:「請老丈儘量指教,我絕不藏私。」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9

《天龍八部》創造了一個特殊的門派「星宿派」,多數讀者都記得如「星宿老仙,神功蓋世,仙福永享,壽與天齊」之類的肉麻當有趣的馬屁用語,然而多數人只拿它當小說中的調劑情節,不會去想:金庸怎麼創造出來這麼一個門派的?(《鹿鼎記》裡的神龍教也是,但性格不如星宿派突出)

其實,這也是金庸武俠的「深意」之一,是金庸熟讀歷史兼諳嫻人世的投射:古往今來最速成的成功術就是吹牛拍馬;而制敵最有效的功夫不是「降龍十八掌」,而是下毒;要說排除對手則當推「進讒」——這剛好都是星宿派的絕學。

星宿老仙丁春秋說是師承逍遙派,但其實星宿派的武功已經完全跟逍遙派不同。我們看武俠小說都知道,每個門派要出一個奇才得碰運氣,而多數門徒都只能跟著師傅學,功夫深淺得看苦練程度。那麼,丁春秋憑什麼超越原本的師門?

《天龍八部》書中給了答案:

丁春秋聽到門人阿諛拍馬聲量愈大,他打起來就愈帶勁,功力也愈來愈強。……丁春秋生平最大的癖好,便是聽旁人的諂諛之言,別人越說得肉麻,他越聽得開心,這般給群弟子捧了數十年,早已深信群弟子的歌功頌德句句是真。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8

《天龍八部》最令我震撼的一幕,是慕容復竟然下手殺了包不同—弱冠初看當時,真的難以接受,後來幾次再看,震撼雖減,但心中總是不快,想不通金庸為何要寫得那麼絕。等到為了寫專欄,歷史讀多了,才明白那其實有著必然性。

小說的場景是:慕容復對眾人下了「悲酥清風」毒,並說要拜段延慶為義父,先扶保段延慶登上大理國王寶座,慕容復將來就是大理國王,乃可以用大理國的軍隊復興「大燕」。段延慶因為身中劇毒,不敢不答應,正當慕容復「雙膝一屈,又跪了下去」之際,門外大聲傳來「非也,非也,此舉萬萬不可」,當然那是包不同。

包不同大義凜然的說:「大燕國慕容氏堂堂皇裔,豈可改姓段氏?興復燕國的大業雖然艱難萬分,但咱們鞠躬盡瘁,竭力以赴。能成大事固然最好,若不成功,終究是世上堂堂正正的好漢子。…」又說慕容復「投靠大理,日後再行反叛,那是不忠;你拜段延慶為父,孝於段氏,於慕容氏為不孝,孝於慕容,於段氏為不孝;你日後殘殺大理群臣是為不仁;你……」,話沒說完,突然波的一聲響,他背心正中已重重的中了一掌,只聽得慕容復冷冷的道:「我賣友求榮,是為不義。」包不同則哇的一口鮮血噴出,倒地而死。

這一段,金庸成功的營造了慕容復狼子野心/無所不用其極的本性,但更深一層想,金庸飽讀歷史,當已想過「如果真的大燕復國,包不同的下場將如何」,才在小說中安排了這一幕。

包不同是姑蘇慕容氏「四大家將」之一,另外三位是鄧百川、公冶乾、風波惡。小說中最後由老大鄧百川發言,先說「我們兄弟四人誓同生死,情若骨肉,又說「我們向來是慕容氏家臣,…合則留,不合則去,…君子絕交,不出惡聲,但願公子爺好自為之。」三人帶著包不同的屍身,大步而去,再不回頭。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7

《天龍八部》裡的神秘世家:姑蘇慕容。金庸花了老大篇幅在累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懸疑張力,營造姑蘇慕容的出場式。等到慕容博現身登場,才揭開那懸疑面紗:原來是矢志大燕復國的鮮卑慕容部後人。

講到鮮卑族建立的「大燕」,確實有一段「建國-亡國-復國-再亡國-再復國…」的史實,過程可歌可泣,可歌的是鮮卑慕容部族人一心復國的意志,可泣的是燕國其實敗在王族自相殘殺,而且一再重蹈覆轍。

鮮卑族的由來,長話短說,就是蒙古東邊的游牧民族中的一支。秦漢時期,北方草原有兩個強國,起初東胡強而匈奴弱,後來匈奴冒頓單于崛起,滅了東胡,族人躲避匈奴,遷移到烏桓山、鮮卑山,形成烏桓、鮮卑二族。三國時曹操曾經東征烏桓,之後唐、五代、宋時期的契丹也在這個地區。

枝節不說。西晉時「五胡亂華」,五胡就是:匈奴、鮮卑、羯、氐、羌,其中鮮卑族建立了五胡十六國當中的六國,鮮卑族又有拓拔、慕容、禿髮、乞伏、宇文等部,其中慕容部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四國。

西晉南遷,北方開始五胡十六國相互攻戰的大亂鬥年代,首先稱霸的是後趙石勒(羯族),當時慕容皝已經建立燕國(史稱前燕),盤據遼東,等到石勒去世,後趙衰弱,慕容皝也不在了,兒子慕容儁繼位,出兵滅冉魏(漢人割據政權)後,勢力進入中原並稱帝。前燕最強盛時期,跟前秦(氐族)並立稱霸北方,國勢強大。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6

《天龍八部》第48回末尾,大理國王段正明傳位給段譽,提醒段譽牢記兩件事:第一是愛民,第二是納諫;再附加兩點:不可自恃聰明,於國事妄做更張,更不可對鄰國擅動刀兵。

高中時看《天龍八部》,這一段情節大概是直接跳過,因為這次重看發現對它「完全沒記憶」。可是緊接第49回,金庸一下子把場景拉到「數千里外北方大宋京城汴梁皇宮之中」,這正是金庸要表示他本人的歷史使命感了:透過宋哲宗趙煦跟祖母(太皇太后)的對話。

小說情節不贅述,本文的重點在於:小皇帝趙煦認為,他的老爸宋神宗趙頊用王安石變法最終失敗,是因為「良法美意都讓小人給敗壞了」,但是太皇太后卻顫聲問道:「甚…甚麼良法美意?甚…甚麼小人?」感覺上,奶奶是給皇帝孫子這句話氣死的。而金庸寫這一段杜撰對話,卻是精心設計,成功的還原了歷史實況: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太后反對新法,並且重用「舊黨」、打擊「新黨」。小說中,老太太堅持己見到臨終前一刻,而皇帝孫子在奶奶嚥氣後第一道詔令就是將蘇軾(蘇東坡)外放定州知府。金庸寫下:(蘇軾是王安石死對頭,向來反對新法)現下太皇太后一死,皇帝便貶逐蘇軾,自朝廷以至民間,人人心頭都罩上一層暗影:「皇帝又要行新政了,又要害苦百姓了!」當然,也有人暗中竊喜,皇帝再行新政,他們便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

這一憂一喜正說中兩個重點:黨爭造成政策無常,人民因此無所措手足;同時讓貪官汙吏有機可圖。

話說回來,社會不停在進步,政府政策豈可不隨之改進?但是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卻肯定將改革/革新說成「於國事妄做更張」。

文章標籤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5

《天龍八部》第六回,寫大理國四大護衛之一朱丹臣盯著段譽回家(段譽跟木婉清樂不思蜀),連續兩次藉唐詩詩句提醒段譽,一次是王昌齡「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一次是魏徵「季布無二諾,侯嬴重一言」,都是引用「侯嬴與信陵君」的故事。(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這裡不講)

信陵君名魏無忌。是戰國魏安釐王的異母弟,戰國四大公子之一,也是四大公子另一位趙國平原君的小舅子。他折節下交各方賢士豪傑,門下有食客三千人。

魏國有個隱士侯嬴,七十歲了,擔任首都大梁城的守門小吏。信陵君派人送禮物給他,侯嬴不收,表示「貧賤不能移」。於是信陵君擺下盛宴,等賓客都坐定了,主人信陵君卻起身離席,帶著隨從親自駕車去迎接侯嬴。

侯嬴毫不謙讓,上了車,一屁股坐在左邊(古時左為大),半路上還要車隊跟他去市場拜訪一位屠夫朋友朱亥。一行浩浩蕩蕩到了市場,侯嬴下車,故意跟朱亥談話許久,眼睛偷瞄信陵君在車上的反應,只見信陵君的神情更為溫和。

回到宴會,賓客都已經等得不耐煩,卻見信陵君領著侯嬴上座,還一一向賓客介紹侯嬴。酒至半酣,侯嬴才對信陵君說:「今天真是難為公子了,我只是大梁城一個守門小吏,公子卻親自駕車來接,我為了成就公子愛才的名聲,故意讓大梁城的人們看見那一幕。因此市井中人都會說我侯嬴是小人得志,而盛讚公子的大度能容。」侯嬴同時推薦朱亥是個人才,信陵君多次去拜訪朱亥,但朱亥從不回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4

金庸的武俠小說還可以當寓言看。九合一選舉結束後,政壇暗流詭譎,重看金庸時卻頗有啟發,本文乃啟發之一。

整本《碧血劍》的動力來源是「袁崇煥冤死」。袁崇煥死得到底有多冤枉,討論的文字很多,毋須多費筆墨。然而,從袁崇煥來串接「明亡清興」的諸般因果卻著實適合——明白箇中來龍去脈,肯定有助於進入小說情境。

明朝的皇帝都藏私房錢,即所謂「內帑」,而且自明神宗萬曆皇帝開始以加稅手段充實內帑,這是大明王朝由盛轉衰的關鍵。因為皇帝派出太監到各地去徵稅,結果:入內帑僅十分之一,太監得十分之二,太監的隨從瓜分十分之三,各地方「幫忙」太監搜刮百姓的流氓棍徒朋分十分之四。如此情形下,大臣認為「內庫太實,外庫太虛」,皇帝卻還覺得太少,而老百姓不堪剝削,政府則財源不敷使用。末代崇禎皇帝最後更因捨不得動用內帑而自毀長城,請讀者往下看。

大明王朝的立國DNA裡頭有一個不好的基因:疑心病。朱元璋因為胡惟庸謀反,設置錦衣衛,以太監控制外廷官員;又因為大將藍玉謀反,後來都用文人帶兵;而他的子孫都繼承了這套統御術。這在皇帝頭腦清楚時還可以,一旦遇上「昏君+太監弄權+書讀頭帶兵」同時發生,國家就危險了。

萬曆末年的薩爾滸之戰,後金(大清帝國前身)努爾哈赤用兵如神,將明朝四路大軍個個擊破,殲滅三路、一路聞風撤軍,那一次的大軍統帥楊鎬,就是一個自以為熟讀兵書的書生。簡單說,明朝對付遼東的統帥(官銜通常是「經略」或「督師」),猛吃敗仗損兵喪土的如楊鎬、袁應泰、王化貞,守土有方甚至扭轉局勢的如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全都是進士出身,但能不能帶兵打勝仗卻只能碰運氣——因為在任命之前都「說得一口好兵法」。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3

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外交政策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最近公佈他們認為2019年最令華府憂慮的國際衝突清單,北韓、南海、東海、敘利亞等區域皆登上一級威脅。其中南海危機部分,就是中國與週邊國家(越南、汶萊、台灣、菲律賓或馬來西亞)可能發生武裝衝突。由於台灣第一次被列入二級威脅,引起我對報導的注意。然而,本文卻不是要討論台灣。

前述幾個南海國家中,汶萊在《碧血劍》裡扮演了很微妙的角色,它跟小說情節全然無關,卻是全書的引子——由「僑生」張朝唐回祖國求功名帶出歷史背景;最後又作為結局的解決方案——張朝唐的建議讓袁承志有了「歸宿」。

張朝唐是浡泥國華僑,浡泥就是汶萊(英語Brunei,位在婆羅洲北部,香港稱婆羅乃)。明成祖派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第一個到北京朝貢的西洋小國就是浡泥。《碧血劍》中的大段文字:包括浡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來朝;麻那惹加那乃流連忘返竟病逝中國;成祖深為悼惜,為之輟朝三日,賜葬南京安德門外(今南京中華門外聚寶山麓,有王墓遺址,俗呼馬回回墳);這些都是史實。

本文主軸則在鄭和下西洋。

大明王朝是一個內向型的朝代,從太祖朱元璋就定下「固守內地,永不征伐」的最高國策。雖然那是針對北方草原民族的戰略指導原則,不關海洋政策,但是兩百多年國祚當中,就只有鄭和七次下西洋,空前絕後,很難不令人有突兀的感覺。

明成祖為什麼發動如此勞民傷財的艦隊遠征,而且一連六次(第七次是他的孫子明宣宗時)?最廣為流傳的動機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2

金庸在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就用上了歷史背景,但歷史背景在《書劍恩仇錄》只是「藥引子」的功能,讓讀者感覺「那是真實」而已。(事實上內容多是虛構,當然也無損於小說價值)

可是第二部《碧血劍》就不一樣了,金庸不但引用了大量史書素材,更以歷史實際發展作為軸線,並且將自己的使命感注入小說。

金庸自己說,《碧血劍》的主角其實是袁崇煥,他還寫了〈袁崇煥評傳〉作為小說的附記,那是他展現使命感的部分。然而,讀者看到的主角卻是袁承志,看到他為了「並誅明帝清酋」,於是跟第三方「闖王」結合,還跟李自成手下最有腦袋的「李公子」李岩結為兄弟。

李岩是個傳奇人物,《明史》上記載的名字是「李巖」,而我們既然談的是小說,當然就稱李岩了。史書中清楚記載了他的老婆紅娘子是「繩伎」,也就是在繩索上表演雜耍的江湖藝人,這位奇女子領導了一批饑民,她喜歡上當時還名叫李信的「李公子」,「擄之,強委身焉」。李信做了一首〈勸賑歌〉,向各家富戶勸勉賑濟,獲得饑民支持,卻被官府關了起來。紅娘子率領饑民劫獄,救出李信,兩人就去投靠了李自成。

野史《明季北略》記載了李自成跟(改名為)李岩見面的情景:李岩對李自成說「恨謁見之晚」,李自成對李岩說「承不遠千里而至,益增孤陋兢惕之衷」。李岩又說「將軍恩德在人,願效前驅」,李自成也說「足下龍虎鴻韜,英雄偉略,必能與孤共圖義舉,創業開基者也」——兩人相得不亞於劉備見諸葛亮時的「如魚得水」。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1

考證武俠小說是否合乎史實,當然是毫無意義的。小說借用歷史背景本不需拘泥於史實,可是金庸不一樣,他選擇歷史背景其實充滿使命感,這從他第二部武俠小說《碧血劍》就出現了。既然他是有意識的借用歷史背景,那麼,瞭解那一段歷史的本貌,自然有助於讀者進入小說人物心境,這也是本系列的寫作初衷。

就從《碧血劍》說起。金庸在書後加了他自撰的〈袁崇煥評傳〉,並在「後記」中聲明:《碧血劍》的真正主角其實是袁崇煥,…這篇文字並無多大文學上的價值,……如果有什麼意義,恐怕是在於它的「可讀性」。我以相當大的努力,避免了一般歷史文字中的艱深晦澀這就證明了,金庸借用歷史背景及人物是懷著使命感的,而且還要花力氣讓讀者能夠儘量瞭解歷史背景,從而也肯定了本系列的寫作意義。

《碧血劍》作於1956年,那個時代背景是什麼?大陸於1949年淪陷,1952年展開「三反五反」,1954年毛澤東當選國家主席,1955年整肅高崗、饒漱石,1956年推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958年展開「大躍進」,簡單說,當時中國大陸的人民是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甚至是痛苦的狀態,而金庸顯然是有感而發。

書中主角是袁承志,全書的主軸圍繞著袁承志與袁崇煥的舊部為袁崇煥報仇。可是他們的心情是複雜且矛盾的,他們想的是「並誅明帝清酋」,原本無意造反,只想「刺死昏君崇禎後,另立宗室明君」,可是一旦被廠衛盯上,他們沒有路走,被逼得只能跟李自成合作。

而他們不排斥流寇的另一個原因是,官兵比盜賊更壞。書中藉著老百姓的口,說出:「什麼匪幫?土匪有那麼狠嗎?那是官兵幹的好事。」「其實山裡盜賊,十個中倒有八個是給官府逼得沒生路才幹的。」那有點「解放」前的描述,也是中共打贏國民黨的重要原因;可是「解放」後呢,那一段時期的中國大陸,金庸透過「歸國華僑」張朝唐心想:「禮儀之邦還不如浡泥國(汶萊)蠻夷之地。」*以上第一回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