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稱明朝「中葉」其實差一點就是「末葉」,接連好幾個昏庸皇帝,加上宦官(如劉瑾)、權臣(如嚴嵩),幾乎搞垮了大明王朝。全靠張居正財政改革成功,以及譚綸、俞大猷、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撐持國防。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牽連戚繼光被黜,譚綸、俞大猷去世,就靠一個李成梁坐鎮遼東。等到李成梁去世,東北的女真族隨即崛起。
女真族的領袖是努爾哈赤,他陸續吞併女真各部族後,稱「汗」,再征服漠南蒙古諸部,稱帝,國號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眼光遠大,他建立了「八旗」制度(政經軍一體),更主導創制滿文,使得後金加速脫離草原民族體制,進入文明帝國之列。
明朝視努爾哈赤稱帝為叛逆,還在商議要不要出兵征剿,努爾哈赤已經出兵,分兩路:左翼四旗進攻東州、馬根單(均在今遼寧撫順市),自率右翼四旗進攻撫順,兩路都順利取勝,撫順第二天就被攻下。
撫順失陷,遼東地區的明軍聞訊前往救援,與努爾哈赤正面交戰,正在雙方激戰之時,突然風沙大作,明軍迎風而戰,陷入不利局面,最後被後金軍全殲,包括總兵張承胤以及副將、參將、游擊等多名將領皆陣亡。如此結果,在明朝方面是舉朝震驚,在後金方面則是膽氣陡壯。起初努爾哈赤還告誡八旗諸將,「自居於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可是兩天攻下撫順,七天全殲明軍,虜獲人畜三十萬,勝利來得太容易,於是乘勝進攻清河(今遼寧本溪縣北)。
清河城四面環山,地勢險峻,戰略位置重要,有大路可直通遼陽、瀋陽,為遼瀋之屏障,明軍有一萬人駐守。努爾哈赤先令裝滿貂、參之車在前,引誘明軍來搶,後金軍埋伏在車後突然殺出,明軍大敗回城,靠城上火砲頂住後金軍攻勢。努爾哈赤命士兵頂著木板在城下挖洞,後金軍遂從缺口突入城內。明軍援軍到達時,城已陷落,只得轉回瀋陽。努爾哈赤這下囂張了,他將俘獲來的一名漢人割去雙耳,令其轉告明廷:「若以我為非理,可約定戰期出邊。或十日,或半月,攻戰決戰。若以我為合理,可納金帛,以圖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