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甲媽祖遶境活動熱鬧登場、熱鬧結束。這一期的商業周刊專文報導:「大甲媽」品牌稱霸全台的秘密。指出「全台1001座媽祖廟,論人氣和知名度,肯定是大甲鎮瀾宮」,同時特別強調「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歷時三個多月,吸引超過500萬人次參加,創造的經濟產值保守估計達36億元」。
將媽祖當作「品牌」,將媽祖「行銷」到國際上去,甚至將媽祖出巡以「文化產值」來量化,對此我都沒有意見。處於今日這個世界,如此價值觀、如此行為,毋寧是正常的。
然而,將媽祖當作品牌行銷的內容,我卻很有意見。簡單說,媽祖是一位「救難菩薩」,那麼,環繞媽祖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如果加入「悲天憫人、救苦救難」元素,不是更好嗎?
媽祖林默娘16歲「觀井得符」,得道之後「常衣朱衣、乘雲氣,遨遊島嶼間,以救災厄」。沿海人民奉祀她,是因為她能救苦救難。內陸媽祖遶境則是「巡行除疫」,同樣是解生民苦痛。
易言之,各地都有媽祖廟,香火或盛或微,端看「解生民苦痛」靈不靈驗。
以過去香火最盛的北港朝天宮為例。原本只有「笨港天后宮」,清嘉慶年間,笨港溪水氾濫,沖毀了天后宮。之後,笨港北街信眾在北港建「朝天宮」,南街信眾在新港建「奉天宮」,雙方都稱自己是笨港天后宮的正統。這其實有一點可笑:媽祖只有一個,都是人類在分來分去!
無論如何,後來北港天后宮的香火鼎盛冠於全台,原因無他:靈驗。不但保庇鄉民信眾,甚至往來商旅「盜不敢劫,劫者輒遭神譴」,更多次顯靈「助剿海寇」。
大甲媽祖過去每年「回娘家」,就是回北港朝天宮。後來不願再屈居「晚輩」,於是不再往北港「回娘家」,改為前往新港遶境,沿襲至今也有20多年了。
如今,大甲媽「經營得法」,知名度早已凌駕北港媽。大甲媽祖每年農曆三月遶境活動,幾乎成為台灣最大規模的宗教活動。如此受到萬眾矚目的活動,卻愈來愈側重鑽轎底、搶轎、流水席等「吸睛」節目,乃至加入新娘造型創意大賽、調酒大賽等商業元素,逐漸失去的則是媽祖元素,不是很可惜嗎?
商業周刊的報導中提及,大甲鎮瀾宮最成功的部分,就是「以體驗式行銷吸引年輕人」。OK,這正和當今世界潮流合拍:所謂世界潮流,就是正席捲這個世界的web2.0。而web2.0的最重要精神,就在於參與,以及分享。無論是臉書,還是推特,還是噗浪,若去掉「參與+分享」,很快就會遭到網友嫌棄。
那麼,具有時代生命的「媽祖元素」是什麼呢?
每一個稍具規模的媽祖廟,都有一對千里眼與順風耳。媽祖靠著千里眼與順風耳,看到、聽到人們有苦難,然後前去相救。
鎮瀾宮有知名度,有財力、人力,還有顏清標立委的政治資源,足以建立一個「苦難申訴網絡」。但不是「張老師」那樣,在電話一端聽人傾訴心事,而是賦予每一位參加過「媽祖營」的年輕人,做為鎮瀾宮的「千里眼與順風耳」的任務,平常就將周遭看見、聽見的人民苦難,用手機拍下來,送到鎮瀾宮的「媽祖臉書」。
鎮瀾宮有能力協助解決的,即刻解決;需要政府機關處理的,顏清標立委出面;甚至可以發動信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忙解決。
如此作法,符合媽祖救苦救難精神,仍然維持鎮瀾宮的行銷創意,更深化了年輕人「參與+分享」的使命感。大甲媽祖將更有「保庇生靈」的形象,鎮瀾宮香火也會更旺。不是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