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棄藍綠」已是台灣「第一大黨」,這點殆無疑問,因為還沒聽到有任何持否定意見者。可是總會引出一個問題:「那誰能取代藍綠?」對此我沒有答案。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收拾爛攤子永遠不會是檯面上的角色。所以,當前檯面上說得出名字的,大概都不被看好,至少沒有共識。
常聽到的下一個問題是:「第三黨現在有沒有空間?」我對此的答案是:當然有,而且空間大得不得了,問題在於人-包括領導人與具有戰略思考的人,當然,這二種人可以是同一人,但這位領導人兼戰略家仍必須能夠大量起用人才。
史學家趙翼說:「人才莫盛於三國。亦為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勢。」堪稱最清楚的析論。易言之,那時候剛好有三組具備前述條件的團隊,於是成鼎足之勢。 楚漢相爭時,劉邦與項羽對峙。劉邦派韓信東征,韓信勢如破竹,平魏、平趙、收燕、平齊,將現在河南、河北、山東都打下來了。於是有一位齊地策士蒯徹游說他「獨立於楚漢之外,成鼎足之勢。」
若單純以地盤大小或兵力多寡來看,這個三分天下的戰略是合理的。然而,劉邦與項羽能夠對峙不下,其實就是因為劉邦能用眾力,才抵擋住項羽的英勇善戰。而韓信最終未能接受蒯徹的建議,原因也在劉邦具備收攬豪傑之心的特質。逆思考一下:如果當時韓信採納了蒯徹的建議,也只能形成短暫的鼎足之勢,因為韓信雖然是領袖人物,卻未必是識人、用人之主,這個鼎足之勢難以維持很久。
再看三國。最早提出「鼎足」戰略觀念的是魯肅對孫權提出。可是他的論述前提是「肯定打不贏曹操」,所以只能「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也就是,只要有人頂住了曹操,江東就可以與之鼎足而三。只不過,當時魯肅心目中的「那個人」並沒有具體目標,而若曹操統一了北方,又取下荊州(長江中游),則江東(長江下游)其實沒有抵抗的條件。簡單說,魯肅的戰略只是一種論述,可不可行,操之於北方形勢變化,而非操之於己。
諸葛亮的「隆中對」則是目標明確的戰略-劉表必定擋不住曹操,若能取而代之,據有荊州,就可以跟江東結盟,然後取益州(長江上游)以成鼎足之勢。可是計畫跟不上變化,劉表突然死了,劉琮向曹操獻出荊州,劉備根本來不及取而代之,一路退到夏口(武漢)。這時候,江東已沒有選擇餘地,不想投降,就只有跟劉備聯手抵抗曹操。
歷史在這裡出現關鍵轉折:孫、劉聯軍打敗了曹操(赤壁之戰)。於是曹操退回北方,而劉備因為有諸葛亮的具體戰略,乃能在赤壁大戰之後,迅速取得地盤。至於東吳,也因為魯肅的戰略,同意「借荊州」給劉備,以維持鼎足之勢。重點來了:之後能維持三國鼎立那麼長的時間,則是因為「三國之主,各能用人,故得眾力相扶」,同時又有戰略家諸葛亮、魯肅。
拉回現在。國民黨跟民進黨已經相持不下十幾年了(自2000年以來),可是卻與「各能用人」完全相反。此所以我認為「第三黨的空間大得不得了」,而且只要有「能得眾心」的領袖,連「鼎足」之勢都不會太久,因為國、民兩黨根本「不得眾心」,也沒有戰略人才。
可是,那位「新領袖」在哪裡呢?我們只能「坐觀天下之釁」。如同魯肅當年對孫權提出鼎足戰略之時,劉備還在四處流亡,諸葛亮也還在耕田啊!
*本文與萬寶周刊[橫逆集]專欄同步刊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