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看選戰之八)

丁守中被稱為「佛系」候選人,意思是他「 什麼都沒做,打算靠緣分當選 」,也就是毫無攻擊性。

雖然《孫子兵法》強調「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不是非要攻擊才能贏得勝利,可是丁守中卻並沒有做出該有的致勝行動。

丁守中的中心戰略很簡單清楚:只要藍軍歸隊,他就贏了。這個戰略是對的,因為台北市向來藍大於綠,而上次連勝文慘敗,有很大原因是一部份藍軍沒出來投票。易言之,所謂「歸隊」,就是2014、2016年兩次選舉「流失」的藍軍選票,這次都能回來投給丁守中。問題在於,藍軍為什麼要「歸隊」?他/她們欠國民黨的嗎?

當然沒有,所以他/她們不會「天然藍」的全自動歸隊,至少不會全部,而如果藍軍歸隊不能達到相當成數,而丁守中又沒能開拓新票源,那就不夠他當選。

那丁守中該怎麼做?

《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就指出決定勝敗的五事:道、天、地、將、法。本文只談「道」和「天」。

《孫子兵法》對「道」的定義是: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國君的思想、意志要能全國齊一,至少軍隊的思想要跟主帥一致,套用在民主政治選舉投票則得反過來:候選人的言行應該要跟選民的意志一致,那麼選民就會投他一票。

所以,丁守中必須找到「哪些藍軍流失了?他/她們上次為什麼不投國民黨?要怎樣才能讓他/她們『歸隊』?」然後大力宣揚能讓藍軍歸隊的訴求。我不知道丁守中做了哪些努力,去尋找上述問題的解答,但是我們可以從他的民調支持度始終不振,看出他的成果完全不顯著。

《孫子兵法》對「天」的定義是季節天候,套用在選舉投票則是「潮流趨勢」,即使在古代兵家也重視「得天時」,意指人心歸向。舉幾個例子:漢高祖劉邦起初完全不是項羽的對手,可是「關中人民唯恐沛公不為關中王」,這是劉邦後來輕鬆取得關中的條件,也是他後來對抗項羽能夠屢敗屢起的條件;三國的曹操能夠一統北方,在於他能夠重用寒門士人,因此帳下人才濟濟,最終擊敗所有高門世族的對手(如袁紹)。而今天的柯文哲正是「得天時」的代表,不但台北市長,連2020年總統選舉他的民調都領先。

形勢如此,丁守中就無望了嗎?當然,天下沒有百分之百絕對無望的事情。孟子說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仍然是至理名言,柯文哲佔了天時,可是台北市藍軍仍有著地利,問題在於丁守中並沒有人和。

再回頭看「道」,柯文哲每個動作、每次發言,都有網路幕僚幫他採集/歸納/分析,並且檢查效果,如果反應不佳,即刻修改說法/更換話題,此所以柯文哲雖然「政績不著」,可是市民都不覺得「柯文哲跟我意見不合」。而這就是「佛系」候選人不能攻城掠地的原因所在了:丁守中不能突出他跟柯文哲的差異性,柯文哲又「只會犯錯一下下」,那些「流失」的藍軍為什麼要「歸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