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取代起雲劑掀起的風波,已經擴大範圍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由於這一次風波,大家警覺道:我們的食物中竟然有那麼多「不知道什麼成分,也不知道吃下肚去會怎麼樣」的東西。然而,警覺是一回事,吃還是照吃。

「那是壞東西,不能吃」可以稱為一種「良知」,可是為什麼良知(不能吃)跟實際行為(照吃不誤)之間,有著如此的差距?因為我們早已習慣於要吃「順口」的東西。起雲劑就是讓食物更順眼(例如果汁中看不到固體沈澱物)與更順口(喝下去不感覺有懸浮微粒)的添加物。只要消費者仍然喜歡「看不到沈澱物、喝以前不必搖一搖」的飲料,起雲劑就會繼續存在,而更便宜的起雲劑仍然會繼續被發明,難保不會有比DEHP更毒的玩意出現。同樣的道理,「順耳」的話永遠吃香。我們都聽過、而且接受,甚至作文、講話中一再引用「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是真正能「聞過則喜」的人有幾個?

這句名言出自《史記‧留侯世家》:漢高祖劉邦比項羽先進咸陽,看到秦王宮中許多珍奇珠寶、狗馬、美女,真是樂極了。樊噲勸他回到霸上軍營,劉邦不聽。張良提醒他「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樊噲的話正是逆耳忠言),劉邦不愧為開國領袖,馬上聽懂了,立即離開阿房宮,回到霸上。後來才有跟項羽和平的餘地,否則連「鴻門宴」都不必了,項羽肯定揮軍攻打劉邦。以當時雙方實力,劉邦大概是輸定了。

重點在於,我們是「看故事書」就這麼過去,還是讓故事在自己的腦袋裡「沈澱」一番?如果是後者,那麼,我們應該跟劉邦一樣,立即改過:盡一切可能不吃「非自然食材」。不是「盡可能」,「盡可能」通常會成為對習慣的妥協,「盡一切可能」則是對抗。

同時,我們也該警覺,「順耳」的話有多麼「傷身」。這也是前一篇文章的主題:「友直」比「友諒」更為可貴,因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大家都比較容易做到「友諒」,比較傾向避免「直言傷人」,所以,逆耳忠言其實不容易聽到。而聽不到的原因卻不在朋友,而在於我們自己。

前一篇引述的故事提到趙襄子打敗智伯,那是戰國序幕「三家分晉」的第一場戰爭晉陽之戰:晉國在春秋後期獨大,內政卻是由「六卿」把持。智氏消滅了范氏、中行氏,又脅迫韓氏、魏氏一同出兵攻打趙氏。三家聯軍圍攻趙氏根據地晉陽城,智伯決汾水灌晉陽城。

眼看大水就快要淹過城頭,趙襄子門下謀士張孟談趁夜潛入敵營,說服韓康子與魏桓子倒戈,一同滅了智氏。

智伯的族人智過看出韓、魏兩家立場不穩,向智伯提出警告,可是智伯正沈醉於眼看即將到手的勝利,完全聽不進去。智過發現自己正陷入一個危險境地:智伯不聽逆耳忠言,而韓、魏二家視他如芒刺在背。更危險的是,智伯眼看就要失敗,屆時他將難逃噩運。於是他帶領家人離去,改姓「輔」,保全了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張孟談在立下如此大功勞之後,堅持向趙襄子提出辭職,跑到鄉下去種田。後來,韓、魏、齊、楚聯合想要不利於趙國,趙襄子急忙將張孟談請回朝中,張孟談使出一招:將妻子送去楚國、長子送去韓國、次子送去魏國、幼子送去齊國。這一招讓四國相互猜疑,原本的聯合戰線於焉瓦解。張孟談再次安定趙國!

本文的重點是一個假設性情況:如果張孟談當初沒有堅持退隱山林,趙襄子會不會誅殺功臣?

這不是不可能的推演,畢竟張孟談的功勞太大(所謂「不世功勳」),而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都幹了誅殺功臣的事情。趙襄子也是開國君主,與劉邦、朱元璋懷有同樣的危機意識。

我的看法是不會,因為趙襄子連刺客豫讓都曾經饒他一死(第二次才不饒),胸襟足夠寬大,應該不會因忌諱功臣而誅殺張孟談。

可是,張孟談卻得自問:未來若遇到他「看不過去」的事情,他能不能「忍住不言」?忍得住,當然可以長保富貴;可是,那就不是張孟談了。OK,既然看不過去就一定會講,那時候將是「逆耳忠言」,想必張孟談的判斷是:趙襄子在當上國君之後,會變得「非常不適應」逆耳之言。此所以他堅持退隱!

智伯因不聽智過的逆耳之言而覆滅,我們都能理解其原因。可是,有多少人能理解:張孟談為什麼堅持要退隱?

能理解的人,就可以理解「順耳之言」有多「壞」:順耳之言很容易出口(與人為善是美德,不是嗎?),可是,順耳之言總是讓聽者「自我感覺良好」。

它有多壞呢?

跟起雲劑一樣壞!

起雲劑未必有害人體,可是你永遠難保會吃到DEHP。想要確保不受害,只有「盡一切努力」不吃。

記得,不是「盡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