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發驚人之語,要蔡英文說明「性傾向」。坊間已經有太多評論,我無意加入論戰。基本上,質疑統候選人任何事情,都沒有「應該、不應該」的問題,因為畢竟他或她要做為國家領袖。

然而,當我在媒體看到施明德發出這麼一個問題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高中國文課本中讀到的一句:有龍泉之利,乃可以議於斷割。意思是:自己能夠像龍泉寶劍那樣鋒利,才有資格評論有關斷割的事情。易言之,這項質疑出自施明德之口,事實上大大增加了批判這項質疑的強度。

上述那一句名言,出自曹植〈與楊祖德書〉。高中生只曉得這一篇要背,當時背誦全篇,但40年後只記得一、二句名言。直到以公孫策為筆名寫以古方今文章,讀了比較多歷史,才曉得,喔,原來是中間有那麼多故事:

當年高中國文要背的還有2篇,都是曹植的老哥曹丕寫的,一是〈典論論文〉,一是〈與吳質書〉。兩篇都是評論當時文壇「建安七子」的文章,屬於文學評論的範本。而曹植與曹丕兩兄弟爭奪老爹曹操的魏王太子之位,曹植的手段是寫文章貶抑老哥,前述那句名言就是暗指曹丕「沒有龍泉之利,卻老是要評論他人的斷割之事」。

另一個例子,是曹丕在〈與吳質書〉中寫到「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那是當上太子以後的假謙虛之辭,後來曹植在上書給侄兒(曹丕已死)魏明帝曹叡時,寫道「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話中帶刺,嘲諷的是新皇帝的老爹,怎麼會有好結果?

那個「結果」是什麼呢?原來,曹植上書是力陳「親人比外人更可信任」,自請擔當邊疆重任。而曹叡批覆的文字,可以用3個字概括:「算了吧!」

曹植文章好,所以寫文章修理老哥,作文是他的武器。曹丕呢,他比較會耍「陰」的。爭奪太子時,手段百出,此處不贅;當上皇帝以後,不願背負殺弟罪名,所以逼老弟「七步成詩」,也就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那個典故,同樣不贅述。

總之,曹魏帝國從曹丕開始,皇帝都是防自己兄弟,甚於防外人。其結果是,政權最終落入外人司馬氏(司馬懿、司馬昭、司馬炎)手中。

話題再拉回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到最近一次辯論為止,仍然沒收到太多「當選後要做什麼」的資訊,這種情形就不免令人擔心,未來的總統會是「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但至少看到他們都開始打「團結牌」,不再「相煎太急」了。

曹丕的另一個故事:魏國將領于禁奉曹操之令,攻打荊州。被蜀漢帝國荊州守將關羽「水淹七軍」,被俘投降。後來蜀漢放他回去,當時曹操已死,曹丕慰勉他,引用春秋時晉景公、秦穆公信任敗軍之將,終於湔雪前恥的故事,要他去祭拜曹操墓園。可是,曹丕事先在曹操墓園廬舍中,派人在牆上繪製「關羽戰勝」、「龐德發怒」(龐德是另一位魏國將領,戰敗被俘,不屈而死)、「于禁降服」等圖畫。于禁看見後,羞慚悔恨,發病而死。

這叫做「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各方都訴求團結是好事,可千萬不要「當面說好話,背後下毒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