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建榮在新書裡寫道,連戰曾(2005年)說:「我就是看不起陳水扁。」

看到這一段,我再次印證:2004年「連宋配」最終以些微差距敗選,最主要的原因不在於「319」槍擊案,而在於某種更「根本」的原因。只是我現在才知道,連戰是如此的「看不起」阿扁。這種藐視敵手的心態,最終變成「輕敵」,而「輕敵」正是任何戰將可以犯下的最致命錯誤。

之前講過的故事:句踐命死罪犯人在陣前割頸自殺,利用吳軍詫異分神時,發動攻擊,打敗吳王闔閭,闔閭並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當然,句踐的奇招是致勝因素,但是吳王闔閭的輕敵,可能才是致命的戰略失誤。吳軍當時才打敗強大的楚國,而越王允常才剛過世,句踐更是個毛頭小伙子!這才是「割頸奇計」收效的心理因素。

後來夫差打敗了句踐,句踐夫妻加上范蠡到吳國去給夫差當奴僕,句踐甚至為夫差「嘗糞」。句踐「能忍人所不能忍」,固然了不起;同時,也奠定了夫差「就是看不起句踐」的心理。此所以伍子胥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諍言,說「句踐狼子野心」,說「越國是心腹之患」,夫差聽不進去。夫差不是一個昏君,之前也一直很聽伍子胥的意見,全是「看不起對手」的心態使然。

因為看不起,所以「之前檇李之戰,是句踐採用割頸的詭計」,後來句踐突襲姑蘇,是「趁我北上爭霸,國內空虛」。失敗都有理由,所以即使打敗仗,仍然「看不起」敵手。

一直到最後決戰,吳越兩軍隔江列陣。句踐將軍隊分成路:左右2軍分向上下游移動,擺出要渡河攻擊的姿態。夫差的「看不起」心態再度作祟:「我就知道句踐不敢與我正面交鋒。」將軍隊分成2路,在上下游岸上設下埋伏,準備給予越軍一個「驚喜」,來個甕中捉鱉。

句踐親自率領中軍,渡河直搗夫差大營,夫差卻已經將兵力盡數派出,緊急召回軍隊。越軍的左右2軍此時才渡江追擊,吳軍潰敗,一路逃回姑蘇城,最終亡國。

西方軍事格言「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意思是:如果心理上害怕敵人強大,未戰先敗,所以要「輕視敵人」;接戰以後,不能不提防敵手詭計百出,所以要「重視敵人」。這確實是至理名言,可是應該補一句:戰略上輕視敵人「但不可失之輕敵」,戰術上重視敵人「但不可猶疑不決」。

 

這裡做一個廣告:我發願在POPO文創寫1001個中國的故事,已經累積相當數量,當然會持續將它寫完。同時也準備開始寫「吳越春秋」的故事書,希望能「紙本+電子書」同時出版,年底前至少一定會出版紙本,敬請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