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公孫策寫專欄最深的一本書是《東萊博議》,作者是南宋人呂祖謙。呂祖謙號東萊先生,辭官回鄉在書院講述《左傳》,集合成《東萊博議》。

我的大一國文課教材就是《左傳》,第一篇就是〈鄭伯克段於鄢〉。故事大意是:

鄭莊公的母親疼愛幼子,不喜歡鄭莊公。一再向鄭莊公要求,給弟弟(叔段)更多更大的封邑,鄭莊公總是答應母親的請求。

鄭國的大夫們一再警告鄭莊公「叔段的地太大、城太高,將會危及國君」,甚至使出激將法「如果你想要將國家交給叔段,請明講,我們都去投靠叔段」。鄭莊公總是勸他們「不要急,(叔段)多行不義必自斃」。

終於,叔段完成準備,將要發動軍事政變。而鄭莊公已經事先得到情報,先發制人,將叔段擊潰,叔段逃亡國外。

鄭莊公原本對母親與弟弟勾結很不諒解,讓母親遷居他城,說「不到黃泉不相見」。可是後來非常後悔,就採納潁考叔的建議:堆一個大墳,在大墳下面挖地道,直到地下冒出泉水——母子二人在「黃泉」相見,然後攜手出來,和好如初。

一向以來,評論者多半持「鄭莊公對弟弟仁至義盡,對母親不計前嫌」的看法,我當然是「跟著看故事」。直到我看到《東萊博議》,才有了「逆思考」。

《東萊博議》第一篇也是〈鄭伯克段於鄢〉,可是呂祖謙破題就引起我的注意:

釣者負魚,魚何負於釣?獵者負獸,獸何負於獵。莊公負叔段,叔段何負于莊公。

他的論點是:鄭莊公用心至險,根本就是「縱欲養惡」,然後等著叔段犯錯。

我初開始在《新新聞》寫「古今開講」專欄時,由於故事實在不好找,一度想要放棄寫這種文體,直到《東萊博議》讓我頓悟:原來,故事可以倒著看、倒著講,也可以橫著看、橫著講。於是公孫策的專欄漸漸得心應手,讀者看起來好像俯拾皆是,其實是練就了「正反九陰真經」,怎麼講都可以成立。

呂祖謙的確是翻案文章的高手,但是他並非單純「逆思考」,而是將每一件事「正著看、倒著看、橫著看」,而且他滿腹經綸,乃能多方印證,顛撲不破。

再拿一個比較為大家知道的故事來說明: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與楚國做戰時,堅持「帝王之兵」,楚軍渡河一半時不攻擊,受傷者不再次傷他,頭髮花白的不殺害(不重創,不殺二毛,不鼓不成列),結果當然大敗。

呂祖謙評論宋襄公,比起歷代名家都要來得嚴厲:

  1. 宋襄公如果對敵我的實力估計差那麼多,憑什麼成事?
  2. 宋襄公之前稱霸的是齊桓公,他看到齊桓公所有的作為,可曾惦惦自己的份量?有沒有資格跟人家爭霸?
  3. 有人說「宋襄公無帝王之德,而欲成帝王之業,所以失敗」,也就是仍然肯定宋襄公有效法古代五帝之心。事實上,宋襄公昧於知今,豈可能真正效法古之聖人?
  4. 仁德之君莫過於周文王,但是周文王可是因勢利導,不墨守成規的,哪裡是宋襄公所能比擬?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東萊博議卷三(編號52)宋公楚人戰於泓」的原文和翻譯,有任何觀點或問題也可以提出來,大家一同討論。

我並不是說,講故事必須有立場。我的意思是,無論你說故事的對象是誰,孩子、學生、朋友、客戶、老闆…,總是有一個目的,純粹有趣是一種目的,舉例說明是一種目的,引喻說服又是一種,公孫策指著和尚罵禿驢,禿驢還不敢對號入座又是一種。無論哪一種,將故事的每一個面向都「琢磨」過,甚至「倒著、橫著」牽拖過,肯定有好沒壞的啦。

講過「嫦娥奔月」給孩子聽嗎?孩子有沒有問過「嫦娥一個人在月亮裡會不會寂寞?」

本週的題目:

如果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