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稱讚孔子:「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孟子對「集大成」的定義是「始終條理」,而「詩三百」則是孔子幾項集大成作為中的代表作。

《詩經》是古代經典,但詩的源頭其實是民風歌謠——周天子的太師(樂官)派人到各地去採集民間歌謠,採集回來以後,由太師整理成詩歌。有旋律、有節奏、字數均齊、韻腳調協,並且以琴瑟鐘鼓伴奏,於是超越了民歌的抒情層次,也超越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層次,可以登廟堂之上了。

到孔子的時候,這樣的詩歌有三千多首,唱不完也記不全,且只有少部分會經常被唱到,那就有失散、失傳的危險。孔子做了一件事,將三千首刪減、整理成為305首(取其大數稱「詩三百」),同時將這305首「條理」成國風、小雅、大雅、頌四大部分。國風就是各諸侯國的土風詩歌;雅是宮廷朝會或宴會的詩歌(其中少部分是民歌,多數是貴族文人的作品);頌則是宗廟祭典的音樂。

除了條理化之外,孔子還採取了「斷章取義」的方法,藉《詩》來教育學生,例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本說的是治玉,孔子將之引申到做學問上頭去;「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原本是歌詠美人天生麗質,孔子將末句引申為「素以成章」,也就是學習以提升氣質。

而這正是孟子說孔子「聖之時者」的意思所在:春秋是一個知識爆發的時代,庶民開始被允許讀書,孔子開風氣之先「有教無類」。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易言之,《詩經》是歌謠、音樂,也是文學、歷史、地理、博物,甚至是時事評論與社會學、品德課,也就是一部萬用教材。於是庶民琅琅上口的詩歌,乃成為絕佳啟蒙教材,而前人流傳下來的歌謠,於焉注入了時代生命。

相同於孔子那時候,現在也是一個知識爆發的時代,網路上累積的知識/資訊/創作,跟3000年前那時候的詩歌一樣讓人們消化不完,也同樣需要「始終條理」之。

只不過,從前必須有不世出的奇才出現,才能做這樣的事情。現在則不同,可以集合億萬人來一同完成這件「集大成」的工程——一部這個時代的「詩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