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13

《射雕英雄傳》有一條非主軸的情節「支線」:武穆遺書。從第一回開始,金國的趙王完顏洪烈低調化名到南宋,想要竊取武穆遺書,破解岳飛的兵法,認為那樣就可以平滅南宋,一統中國。

小說中的曲折情節不贅述,本文的論點是:完顏洪烈搞錯重點了,重點在岳飛,而不是岳飛的兵法。

先說岳飛的兵法。岳飛曾經三次投軍,前兩次都無結果,第三次,也就是岳母在岳飛背上刺字「盡忠報國」那一次,他以低階軍官建立奇功,於是得到宗澤的另眼相看。宗澤召見岳飛,對他說:「你確實智勇兼備,跟古代良將相較亦不遜色,可是你太喜歡野戰。野戰的風險很高,不是萬全之計。」於是要傳授岳飛「陣圖之學」。岳飛翻閱一遍,對宗澤說:「這些都是從前人用過的(成功)戰術。所謂『陣而後戰』是兵法的常態,但是臨敵對戰不能拘泥成法,必須隨機應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耳!」宗澤對這番說法點頭嘉許。

相傳岳飛有一部「武穆兵法」(完顏洪烈苦苦尋覓的武穆遺書即源於此),可是真正流傳下來卻就只有「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8個字而已。然而,所謂「存乎一心」不僅僅是臨陣靈活運用的意思,岳飛發明了中國戰史上最早的「散兵戰術」,才是「一心」的最高表現:大軍散出去仍能收得回來。

冷兵器時代,步兵講求集中,騎兵講求機動。然而在宋朝對抗金國的時代,宋軍的步兵遭女真騎兵一衝就四散奔逃,潰不成軍。對此,岳飛發明了散兵戰術,步兵遇到女真騎兵時,可以散開後復合再戰,這也是金人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原因之一——岳家軍打不散。

而岳家軍在郾城之戰大破「拐子馬」的故事:所謂拐子馬,是以重鎧甲將三匹馬連鎖為一組,在那個冷兵器時代,這種重騎兵的衝擊力就跟現代坦克車一樣。岳飛當然非常熟悉拐子馬,他命令一群特種步兵,帶著戰斧、麻札刀夾雜在陣中,告誡他們「不要仰視,只管低頭斫馬足」。拐子馬三馬相連共十二隻馬腳,只要砍傷一隻,就全組仆倒,甚至連帶造成陣勢大亂,騎兵一旦前後壅塞,就失去機動性和衝擊力,岳家軍的步兵此時一擁而上斬殺金兵。這一仗,殲滅金兵一萬五千騎。金兀朮大慟,說:「自起兵以來,幾乎都是靠這支騎兵部隊取勝,如今全完了!」

此役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最佳詮釋:既是將領能夠靈活運用戰術(斧頭、麻札刀都是步兵常用的武器,卻能做特殊戰鬥時的特殊運用),也是士卒「心志齊一」的展現——相信旁邊的戰友會掩護我的腦袋,我就能放心低頭,專心砍馬足。

再看《射雕英雄傳》裡,郭靖、黃蓉找到武穆遺書,「只見第一頁上寫著十八個大字『重蒐選,謹訓習,公賞罰,明號令,嚴紀律,同甘苦』」,這是什麼兵法秘訣?其實只是古今中外將領帶兵的常識,更是今天每一個軍官從進軍校就要背誦的基本知識。於是我們知道,重要的是岳武穆,不是武穆兵法——有兵法而沒有岳飛,是沒用的(古今帶兵將領能夠脫口背誦孫子兵法者何其多)。

事實上「武穆遺書」在《射雕英雄傳》裡並沒有後續情節鋪陳,倒是在《倚天屠龍記》裡,周芷若將倚天劍跟屠龍刀相砍,在屠龍刀中取出「武穆兵法」,又經過張無忌之手,將武穆兵法交給了徐達,徐達後來成為明朝北伐驅逐蒙古人的統帥——武穆兵法最終還是完成了「驅逐韃虜」的使命!

同時再次證明:重要的是「武穆」,也就是得有能夠令全軍「一其心志」的將領,而且能夠秉持驅逐韃虜信念,那樣的條件之下,「兵法」才能發揮功力!

逆向思考一下:金國攻進汴京之後,本身也犯了北宋朝廷一樣的致命錯誤,「用奸臣,欺百姓,殺能將」,此所以始終攻不下南宋,而自己先亡了——即使拿到「武穆兵法」也沒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