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6

《天龍八部》第48回末尾,大理國王段正明傳位給段譽,提醒段譽牢記兩件事:第一是愛民,第二是納諫;再附加兩點:不可自恃聰明,於國事妄做更張,更不可對鄰國擅動刀兵。

高中時看《天龍八部》,這一段情節大概是直接跳過,因為這次重看發現對它「完全沒記憶」。可是緊接第49回,金庸一下子把場景拉到「數千里外北方大宋京城汴梁皇宮之中」,這正是金庸要表示他本人的歷史使命感了:透過宋哲宗趙煦跟祖母(太皇太后)的對話。

小說情節不贅述,本文的重點在於:小皇帝趙煦認為,他的老爸宋神宗趙頊用王安石變法最終失敗,是因為「良法美意都讓小人給敗壞了」,但是太皇太后卻顫聲問道:「甚…甚麼良法美意?甚…甚麼小人?」感覺上,奶奶是給皇帝孫子這句話氣死的。而金庸寫這一段杜撰對話,卻是精心設計,成功的還原了歷史實況: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都是因為太后反對新法,並且重用「舊黨」、打擊「新黨」。小說中,老太太堅持己見到臨終前一刻,而皇帝孫子在奶奶嚥氣後第一道詔令就是將蘇軾(蘇東坡)外放定州知府。金庸寫下:(蘇軾是王安石死對頭,向來反對新法)現下太皇太后一死,皇帝便貶逐蘇軾,自朝廷以至民間,人人心頭都罩上一層暗影:「皇帝又要行新政了,又要害苦百姓了!」當然,也有人暗中竊喜,皇帝再行新政,他們便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

這一憂一喜正說中兩個重點:黨爭造成政策無常,人民因此無所措手足;同時讓貪官汙吏有機可圖。

話說回來,社會不停在進步,政府政策豈可不隨之改進?但是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卻肯定將改革/革新說成「於國事妄做更張」。

我為一群創業青年開的「長風萬里堂」課程中,講歷代興亡盛衰的關鍵:興亡看時運,盛衰看革新,分合看人才,成敗看決策,本文重點就在「盛衰看革新」。

任何王朝都因前朝敗亡而興起,王朝建立初期莫不銳意革除前朝積弊/展布新猷,可是傳過幾代之後,開國時的法令已經跟不上社會進步,同時既得利益階層也結合成為拒絕改革的強大勢力,這時候如果沒有一位能夠提出改革方案,且能夠排除強大阻力的政治領袖,王朝就只能一步一步走向下坡。這就是盛極必衰的道理,而若能改革成功,就是「中興」,不改革或改革失敗,王朝就日趨下流。

本文不談王安石變法的過程/內容/檢討,針對這方面的評論很多很多,本文提出一個對照案例:明朝張居正改革。張居正接任首輔時,大明王朝幾乎要垮了,可是他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明朝國勢復振(包括內政、財政、軍事、交通、治安所有方面),而張居正的皇帝是明神宗——很巧吧?跟王安石的皇帝同一個諡號。

張居正的改革成功也已經有很多論述,本文不贅。本文要在政策改革之外,提出另一個思考角度:政治操作。

王安石得到宋神宗鼎力支持,他提出的新法其實也都能切中實弊,可是終告失敗,最大的阻力來自……皇太后,神宗的媽媽、哲宗的奶奶,《天龍八部》裡那位太皇太后。司馬光、蘇軾等舊黨就是得到太后/太皇太后的支持,才能跟皇帝全力支持的王安石(新黨)對抗,而北宋的改革卻因黨爭使得「法令數更張,民無所措手足」而宣告失敗,也「害苦了百姓」。

而張居正的改革卻能順利推行,是因為阻力不存在(明朝沒有既得利益)嗎?才怪,哪個時代會沒有既得利益?且哪有既得利益會支持改革的?

張居正的成功有一個「黑暗面」:他成功的爭取到太后的支持,還有秉筆太監(太監之首,兼提督東廠+監管御馬監)馮保的支持。也就是小皇帝老是聽到母后跟「大伴」(神宗稱呼馮保)告訴他「要聽張先生的話」,所以張居正得以順利推動各項改革——太后為什麼支持?掌管內廷和東廠的太監又為什麼支持?史書上沒寫,但可以想像張居正肯定拿了「什麼」跟他們交換,而且肯定超出「法定」範圍。

歷史給王安石和張居正都有很高評價,但是王安石變法失敗,老百姓因黨爭而受苦,張居正則改革成功,史稱「萬曆中興」,天曉得,萬曆皇帝是個既懶惰又吝嗇的皇帝,在張居正死後,萬曆朝幾乎一無是處!

本文的重點:政治面的操作經常是「見不得人」的,我們要求政策透明,可是對政治操作的陰暗面,或許應該更寬容些。檢驗的標準只有一個:老百姓的生活品質,能讓老百姓過好日子,政治的「清潔度」其實可以不必太苛求。但若人民過的是苦日子,掌權者卻結黨營私、迴護親信,還要說「將改革進行到底」,卻只是提供貪官汙吏發財機會……人民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政論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