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金庸說歷史系列之001

考證武俠小說是否合乎史實,當然是毫無意義的。小說借用歷史背景本不需拘泥於史實,可是金庸不一樣,他選擇歷史背景其實充滿使命感,這從他第二部武俠小說《碧血劍》就出現了。既然他是有意識的借用歷史背景,那麼,瞭解那一段歷史的本貌,自然有助於讀者進入小說人物心境,這也是本系列的寫作初衷。

就從《碧血劍》說起。金庸在書後加了他自撰的〈袁崇煥評傳〉,並在「後記」中聲明:《碧血劍》的真正主角其實是袁崇煥,…這篇文字並無多大文學上的價值,……如果有什麼意義,恐怕是在於它的「可讀性」。我以相當大的努力,避免了一般歷史文字中的艱深晦澀這就證明了,金庸借用歷史背景及人物是懷著使命感的,而且還要花力氣讓讀者能夠儘量瞭解歷史背景,從而也肯定了本系列的寫作意義。

《碧血劍》作於1956年,那個時代背景是什麼?大陸於1949年淪陷,1952年展開「三反五反」,1954年毛澤東當選國家主席,1955年整肅高崗、饒漱石,1956年推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958年展開「大躍進」,簡單說,當時中國大陸的人民是處於一個動盪不安,甚至是痛苦的狀態,而金庸顯然是有感而發。

書中主角是袁承志,全書的主軸圍繞著袁承志與袁崇煥的舊部為袁崇煥報仇。可是他們的心情是複雜且矛盾的,他們想的是「並誅明帝清酋」,原本無意造反,只想「刺死昏君崇禎後,另立宗室明君」,可是一旦被廠衛盯上,他們沒有路走,被逼得只能跟李自成合作。

而他們不排斥流寇的另一個原因是,官兵比盜賊更壞。書中藉著老百姓的口,說出:「什麼匪幫?土匪有那麼狠嗎?那是官兵幹的好事。」「其實山裡盜賊,十個中倒有八個是給官府逼得沒生路才幹的。」那有點「解放」前的描述,也是中共打贏國民黨的重要原因;可是「解放」後呢,那一段時期的中國大陸,金庸透過「歸國華僑」張朝唐心想:「禮儀之邦還不如浡泥國(汶萊)蠻夷之地。」*以上第一回

到了第十三回,金庸更藉敘述洋將彼得跟袁承志惺惺相惜,贈送一幅地圖,說「這是南方海上的一座大島,離開海岸有一千多里。島上氣候溫暖,物產豐富,真如天堂一樣。我航海時到過那裡。」袁承志問道:「你給我這圖是什麼意思?」彼得道:「你們在這裡很是辛苦,不如帶了中國沒飯吃的受苦百姓,都到那島上去。」(*第十三回)

那個天堂也似的南方海上大島,莫非指的就是台灣?而這一段文字恐怕就是金庸作品曾經在大陸被禁的理由之一了吧!(其他理由將會是另一篇文章)

但不知金庸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看到中國崛起與台灣的沈淪,如果他還寫武俠小說,會怎麼寫呢?

《碧血劍》最後結局是李自成滅了大明帝國,卻處處倒行逆施,不但害死功臣李岩,金庸更藉老婦人之口,哭叫:「李公子,你這大騙子,說什麼『早早開門迎闖王,管教大小都歡悅』,我們一家開門拜闖王,闖王手下的土匪賊強盜,卻來強姦我媳婦,殺了我兒子孫兒!我一家大小都在這裡,李公子,你來瞧瞧,是不是大小都歡悅啊!(*第二十回)

袁承志心灰意冷之餘,卻仍能「壯志頓興,不禁拍案長嘯,說道:『咱們就去將長毛海盜驅走,到這海島去做化外之民吧!』」,而且還真的「終於在海外開闢了一個新天地」,這下似乎又成了鄭成功了!

但是金庸在後來的《鹿鼎記》中寫到台灣鄭氏時,卻幾乎沒有中國人「懷念大明王朝,唾棄滿清夷狄」的意識。原因很簡單,清朝即使到了最後數十年,都還是輕徭薄賦,從民生史觀來看的話,清朝比起明朝最末兩個皇帝(天啟、崇禎)時,可好得太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