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句踐復國的關鍵一戰:吳、越兩軍隔江布陣,入夜後,句踐下令左右二軍都做出渡江的假動作。古時候打仗,「晝戰多旌旗,夜戰多火鼓」,也就是白天以旌旗指揮軍隊進攻方向,夜間就用火光與鼓聲指揮。句踐下令,只准鳴鼓,不點火炬,其實根本沒有進攻動作。吳軍則一分為二,滿懷希望等著越軍進入圈套,但其實是自己已經入了越軍的圈套。句踐估計吳軍已經分兵,下令中軍六千人銜枚(口中咬根筷子,不得出聲)渡河,直攻吳軍空虛的大本營。吳軍大本營情況危急,急召派出的軍隊回營救援。這時,越軍左右二軍才渡河追擊,吳軍於是大敗。

這是兵法家經常用來註解孫子兵法「倍則分之」一句的實戰例子。孫子原文是:

《孫子兵法‧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拘泥兵法條文的將領對這一段常見拿敵我雙方實際兵力相比來決定該採什麼戰術,是要「圍」呢?還是「攻」呢?但事實上,孫子這一段說的是「對敵作戰盡可能形成局部優勢」,也就是儘量減低我方的傷亡代價。簡單說,無論本身兵力居於多大優勢(甚至敵我勢均),都要做「分」的動作:促成敵方分兵,讓我軍擁有局部優勢(如前述故事);我方主動分兵,奇正相生讓敵方捉摸不著。

然而,「倍則分之」用在今年選戰,剛好是柯文哲的最高戰術指導原則。

柯文哲的不利在於受到藍綠夾擊,但事實上柯文哲是現任市長,擁有主場優勢。易言之,柯文哲若陷入兩面作戰,就是自己「倍而分兵」,難以取得局部優勢;但若能促成敵營分裂,主場優勢就會顯現。說得更明白些:柯文哲的立場定位,在「統獨光譜」上,居於藍綠之間,很容易成為任何一方選民(在做棄保時)要「保」的對象。本文前一篇(編號001)說「姚文智的首要課題在不讓綠營選民棄保」,其實就點明了「柯文哲是棄保效應的受益者」。

然而,柯文哲卻不能坐等棄保,因為一旦藍綠對決之勢成形,會將非藍非綠的空間壓縮到最小,藍綠雙方都不崩盤,結果就是柯文哲崩盤。但是柯文哲擁有主場優勢,他很容易就能讓對手陣營分裂。這裡所謂「對手陣營」,指的是選民而非政黨或候選人,也只有選民才會做棄保。

但說是「居於藍綠之間」,卻不是等距,柯文哲的定位肯定比較靠近綠營,而姚文智又最像是「落選組」,所以,柯文哲的重點應該會放在綠營選民。同時,期待姚文智的選情「崩盤」,卻又不能是由柯文哲將姚文智打趴,那樣反而會激發綠營選民的仇視,與柯文哲的目標不符。可是,柯文哲也不能全力攻擊丁守中,那不是怕藍軍不「棄丁保柯」,而是那樣會造成姚文智聲勢上漲,又與目標相左。

不能打姚、不能打丁,也不能坐著等,那該怎麼辦?

    文大宿舍風波給了柯文哲機會:打侯友宜。但不是自己出手打,而是配合民進黨台北市議員演出,議員要演什麼戲,台北市政府一律配合演出——綠營支持者看在眼裡,心想「柯P還是咱這邊」。等到投票日接近,如果姚文智眼看不行,綠營選民要「分」,就沒有心理障礙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