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處在美中之間,兩大之間難為小,老是隨著兩強關係的變化浮沈令人難過,執著一邊則有「陪葬」或「被犧牲」的風險。錢穆先生教導我們:在現實裡找問題,到歷史中尋答案。那麼,歷史中可有借鏡嗎?

春秋時代中後期,晉楚兩強爭霸,夾在當中的中、小國很多,各有其生存之道。生存得最久的是鄭、宋、魯三個國家。上一篇講鄭國,鄭國國力其實不弱,卻是個好戰的小國,在三國中首先滅亡,所以我拿它當作台灣的戒鑒。本文講宋國,宋國的自處之道,對台灣頗有啟發。

宋國是商朝微子的後代,因此宋國一直在為數眾多的姬姓諸侯(周天子的同族)當中,居於超然地位,可以扮演居間調處的角色。

春秋五霸第一位的齊桓公逝世,五個兒子爭位,沒人料理後事,以致於屍體上的蛆都爬出戶外。後來是宋襄公出面,安定齊國內戰,並為齊桓公發喪。因此,宋襄公覺得自己可以繼齊桓公之後成為諸侯盟主,於是通知諸侯到鹿上(今安徽省太和縣)會盟,卻在當場被楚成王俘虜又釋回。之後,宋國跟楚國在泓水(今河南柘城縣北)打了一仗,宋軍大敗,宋襄公受傷,因而不治。但那已是宋國歷史上最風光的一段,後來,晉文公出兵幫宋國抵抗楚軍,宋國因此始終站在晉國同一陣線。

執著晉國這一邊,當然就會受到楚國的攻擊,有時候楚軍來攻,有時候楚國會命令鄭國攻擊宋國。但宋國「堅守晉國陣營」,甚至將路過的楚國使節扣留,引來楚莊王親自率軍攻打。那一次,國都城被包圍很久,城內「易子而食,析骸以炊」(拆開死人骸骨當柴燒),宋國一位大夫華元趁夜進入楚軍大營,摸進統帥子反的營帳,脅迫子反帶他面見楚莊王,說服楚莊王撤軍,而宋國則與楚國簽訂和約,成為楚國的盟國。

宋國解了燃眉之急,可是這下處境尷尬了,怎麼跟晉國交代呢?前面提到的那位華元大夫很有一套,他跟楚國令尹(宰相職)子重私交不錯,跟晉國中軍將(三個軍團之一的統帥)欒武子私交也很好,於是促成兩國和解,不但互不侵犯,還成為軍事同盟。

當然,一山容不得二虎,晉楚的和平沒有維持太久,雙方又壁壘分明,而宋國依然站在晉國這一邊。直到宋國又出現一位外交天才—大夫向戍。

向戍跟晉國執政趙文子有私交,跟楚國令尹子木也有私交,於是他促成了春秋時代唯一的一次「弭兵大會」。那一次,楚國代表團在外衣裡邊穿甲冑(衷甲),晉國代表團則緊靠宋國東門紮營,隨時準備轉進城內。雙方各懷鬼胎、暗地防備,但是最後還是簽了和平協議。不但如此,兩大陣營的附隨諸侯國,事後也向對方宗主國朝覲。易言之,連代理戰爭都不打了。如此和平狀態居然維持了2、30年!

簡單說,宋國因為地位超然,又出了兩位傑出外交家,原本屬於不利條件的地理位置(兩大之間),反而成為有利條件,讓宋國「做莊」,好演了一場國際大秀。

那麼,對台灣又有什麼啟發呢?

台灣跟大陸近在咫尺,但因為國共內戰的敵對歷史,以及傳統上居於美國一邊,地理位置靠近大陸變得很危險,美中兩強都得罪不起,甚至跟另一方走得近一些也動輒得咎。明確一點說,對大陸「不能戰,卻又不能和」,對美國「依賴其武器,卻又不能成為附庸國」,真是難啊!

但若借鏡宋國的作法,可以利用的優勢地理位置,例如南海太平島,在那裡召開「南海和平會議」,台灣做莊,將是一個偉大功業。

這個想法眼前看來似乎天馬行空,但是一旦美中在南海劍拔弩張,難以收場,雙方雖然都不想開戰,卻都不能先退一步時,就需要一個居間調處的角色。

上述情境的發生是「必要條件」,但是還需要「充分條件」,也就是前面歷史故事裡的「傑出外交家,跟兩國領袖都有私交」,這個充分條件現在不存在,但是應該要朝這個方向去培養人才。一旦情況出現,才派得上用場。不去想,也不去做,就只能一切看人臉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