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處在美中兩強之間,著實為難,多少智慧投入思考台灣出路,卻依然沒有良方。

錢穆先生教導我們「在現實裡找問題,到歷史中尋答案」,我循此方針做去,頗有心得,特別是春秋時代三個中等國力的諸侯國:魯國、宋國、鄭國處在晉、楚、齊、秦等大國之間,都各有其生存之道,於是能在進入戰國之後,最後才被「七雄」併吞。

其中,鄭國的「與兩強相處」過程,是被我拿來當「負面教材」的。

春秋時代起於周平王東遷洛邑,負責護送的是秦國軍隊,負責拱衛周王室的是鄭國。鄭武公、鄭莊公兩代,都是周天子的正卿(執政),中原諸侯遭到戎、狄侵犯,都是鄭國派兵去救援,此所以,鄭國的貴族(執政階級)始終定位自己的國家是「泱泱大國」,而不願自居為小國—這是鄭國的「國家性格」。

後來楚國興起,中原諸侯則以晉國為首,對抗楚國。只有鄭國始終想要展現「獨立國格」,跟楚國、晉國相處,總是希望自己是「股東」而非「子公司」。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時,鄭國就幫助楚國打晉國,這次鄭國選錯邊,楚國敗了,於是晉文公邀秦穆公組成聯軍,攻打鄭國。鄭國被圍困,城內已經斷糧,幸好一位有膽識的大夫燭之武,趁夜縋出城外,說服秦穆公撤軍(說鄭國要當秦國的「東道主」),化解了危機。可是秦穆公留下一個「軍事顧問團」在鄭國,隔年,秦軍想要偷襲鄭國,被「愛國商人」弦高用計騙回去。

鄭國此時跟楚國結盟,卻因為鄭國收賄放走宋國大夫華元,又跟楚國交惡,再跟晉國親近;楚莊王時,楚國攻打鄭國,圍攻鄭國都城(新鄭,今河南鄭州市)三個月,鄭國投降,鄭襄公裸露上身,牽著羊來恭迎楚王,說出一番不卑不亢的言詞,楚莊王動容,為他後退三十里。晉國身為盟國,有義務援救鄭國,可是內部意見不一,援兵來遲,到達時楚國已經撤退。晉軍將領之間又為了要不要渡河追擊起爭執,最後晉軍渡河,卻被楚軍痛擊,大敗而回。

在那之後,晉、楚爭霸,可是兩強卻王不見王,楚國攻打晉國的盟友宋國、晉國攻打楚國的盟友鄭國,鄭國打不過晉國,請盟,卻又招來楚國攻打;於是鄭國再跟楚國結盟,於是晉國又藉機扣押鄭成公;……如此戲碼反覆上演,鄭國想要討好兩邊,卻把國家經濟拖垮了。

直到子產執政,他確立親附晉國的基本戰略,鄭國因此得到喘息,那時候是鄭國在春秋後期的安定時段。

再往後,晉國內部發生變化,六大家族相互攻伐,且都以劫掠鄭國為壯大自己的手段,鄭國又陷入不勝其擾的狀況。直到三家分晉,進入戰國時代,鄭國跟韓國好打了一些戰爭,最後被韓國滅掉。

以上是春秋鄭國的簡史,我總是以「好戰的小國」來描述鄭國,並且引以為台灣當前處境的戒鑒。簡單說,小國處於大國之間,最忌立場搖擺不定,那樣只會授與大國攻打的口實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