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段歷史:

春秋時,楚文王討伐申國,經過鄧國。鄧祈侯的三位外甥(都在朝為官)一同晉見國君,說:「將來滅亡申國的,一定是這傢伙。如果不早點採取行動,國君以後將噬臍莫及,此刻就是最好的機會。」鄧祈侯沒採納,楚文王伐申還軍時,就「順便」攻擊了鄧國。10年後,楚國再度攻打鄧國,鄧國滅亡。

然後看《東萊博議》(作者呂祖謙)對這段歷史的評論:(摘要)

保家衛國跟保養身體道理一樣:作息規律、飲食正常、遠離壞東西(菸酒?),那麼,氣候變化就不會讓我生病;行仁政、明賞罰、軍隊素練、邊防嚴密,那麼,鄰國再怎麼兇暴,也不能拿我國怎麼樣。…楚國雖然橫暴,可是楚國四周小國家很多,他會「柿子挑軟的吃」,為什麼要來攻打鄧國呢?如果鄧國自己不修內政、不睦外交、不固邊防,就算楚國不來攻打,其他諸侯也會來啊!

上述史例與史評,剛好拿來對應時事:巴拿馬與我斷交。

巴拿馬跟中華民國的邦交超過100年,事實上巴拿馬看盡中華民國的興衰:曾經中華民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即使大陸淪陷,撤退到台灣,仍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後來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但台灣雖小,仍然擁有很多「世界第一」,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只是蘇聯的附庸國。當然,今天的情況大不相同了,所以連巴拿馬都「拋棄」了老朋友。但是,我們憑著良心想一想,巴拿馬在日本幾乎要滅掉中國的時候,沒有「拋棄」中華民國;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時候,沒有拋棄中華民國; 在中華民國只剩21個邦交國的時候,它還在邦交國名單中——人家很夠意思啦!不是嗎?

回頭看前面故事,楚文王伐申那一次,還軍時攻打鄧國,並沒有能滅了鄧國,可是10年後卻滅了鄧國。呂祖謙沒有寫但是意思有點到的:鄧國在那10年當中,都在幹嘛?有沒有「行仁政、明賞罰、軍隊素練、邊防嚴密」呢?如果沒有,怎能怪楚國呢?即使當時殺了楚文王,楚國還在,繼任的楚王想必會大興復仇之師,而若鄧國執政者還是一樣作風,難道擋得住楚軍嗎?

以此觀察當今蔡政府,面對北京的「蠻橫打壓」,蔡政府做了什麼能夠增強抵抗力的事情?「行仁政、明賞罰、軍隊素練、邊防嚴密」好像一樣也沒做到啊!在巴拿馬宣布與我斷交後,只見外交部門垂頭喪氣,「一切都怪北京砸銀子買走我們友邦」;而陸委會則講一堆「狠話」,這些話語有什麼作用呢?且看以下寓言:(出自〈朝野異聞〉)

城外山區道路常常有老虎傷人,有一個賣瓷器的商販,忽然在山道上撞見一隻老虎張口逼近。商販慌忙拿起一只瓷瓶朝老虎丟去…一只又一只,老虎就是不離去,一擔子瓷瓶卻扔完了,剩下最後一只。那商販高聲說:「畜生,畜生!你去也是這一瓶,不去也是這一瓶。」

瓷瓶對老虎根本沒有作用,罵牠「畜生」也只是口舌痛快,看笑話的人笑完就過去了,可是拿它當寓言看的話,想想接下去老虎會對那個商販怎麼樣,以之比擬台灣對北京,令人不寒而慄!

再回頭說,巴拿馬跟中華民國既然有超過100年邦交,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候跟我們斷交?是,是北京採取銀彈攻勢,可是北京的銀彈攻勢為何前些年不轟炸,今年卻狂轟濫炸?結論:當然是蔡英文主政之後「凍結兩岸」有以致之。OK,你也可以說,馬英九前8年對北京「屈從忍辱」,北京才沒下重手。可是,面對海峽彼岸的老虎,要怎樣才能不被咬呢?

   〈易經〉的「履卦」可為參考:

    天澤履(由於無法貼圖,卦形請自行google)

履卦的彖辭就簡單七個字:履虎尾,不咥人,亨

意思是,踩了老虎的尾巴,可是老虎不咬人,運氣亨通。

踩老虎的尾巴,老虎會痛,怎麼可能不咬人?

履卦的第三爻爻辭: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

意思是,瞎了一眼仍然可以看,跛了一足仍然可以走,但是「眇且跛」還去踩到老虎的尾巴,就躲不過老虎咬,當然屬於凶兆。

可是,下一爻的爻辭: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意思是:踩老虎尾巴,必須戒慎恐懼,步步為營,終能化險為夷,就是吉兆了。(愬愬:恐懼害怕的樣子)

所謂「戒慎恐懼,步步為營」,就是不能以為「對著老虎丟瓶子、罵畜生」是一件很安全的事情,必須懷抱戒心並做好防備。當然,更不能「眇且跛」,可是蔡英文對人民的抗議如同「眇一目」,她的政府一年來沒有一件事情做得好,如同「跛一足」,卻還要去「對著老虎丟瓶子、罵畜生」,危險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