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怕「被併吞」,因此反對「一個中國」;很多人擔心「一個中國」的內容是共產黨一黨專政的中國、是不講「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中國,因而排斥「一個中國」。而「中國前途由兩岸決定」的思考,則是跳脫台灣,直指中國。且莫說「台灣憑什麼決定中國前途」,要先想,一旦中國前途是由「全體中國人民決定」時,台灣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特質,必然對大陸人民具有吸引力,於是就有了影響力。

 

易言之,我們的戰略思考是進取式的,還是保守式的?一念之間,將決定台灣的心情是鬱結,還是開朗。

 

這令我想起2010年,站在嘉裕關上西望的情境。

 

那一次,我參加的團體先到了敦煌,也去了月牙泉。敦煌是漢朝河西四郡最西一郡,月牙泉則有「出塞第一泉」之稱,歷朝的軍隊或使節團在進入戈壁灘之前,都是在月牙泉做第一次食水補給。

 

之後,拉車前往嘉裕關,途中遠遠看到玉門油田的煉油廠煙囱火光。當時心裡一度想到「喔,玉門關比嘉裕關更西」,但並無太多感覺。

 

到了嘉裕關,站在城樓上往西眺望,一下子感覺湧了上來,頓時領悟漢朝與明朝的差別。

 

嘉裕關是明長城(也就是現存長城)的西端,站在關上往西看,立刻明瞭,為什麼明朝選在這裡建築長城的最西端關城。因為關口正對西方(新疆),右邊(北側)是陰山山脈,山後是蒙古;左邊(南面)是祈連山山脈,山後是青海(羌、回),關上可以目視看到兩個山脈間的最窄處。也就是說,守住嘉裕關就守住了西北與西方的草原民族入侵。這就是明朝,而明朝的戰略思考是守勢的。

 

漢朝的戰略思考是攻勢的,只有在軍事不利時,才退守「兩關」(玉門關與陽關),此所以敦煌是在兩關的外面,而非裡面。

 

台灣對大陸,可以採攻勢,也可以採守勢,我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學漢朝。事實上,蔣中正總統時期高喊「反攻大陸」,是教育人心以攻勢,戰略卻是以攻為守;蔣經國總統時代改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則是精神上採攻勢,實質上採守勢;李登輝總統說「台灣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從此就由內到外都採守勢了。而在全然保守的戰略思想之下,主張統一(包括終極統一),乃成為「賣台」!

 

保守沒有對或不對的問題,只有守不守得住的問題。清朝以東北女真族入主中國,它曾受到來自北方與西北的外患,因此幾番遠征蒙古與回部,那是進取作為。但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冷兵器時代正在過去,城牆無法擋住槍砲,也就是靠長城或嘉裕關已經守不住了,與其受困於守不住的關城,不如出關採攻勢作為。此所以康雍乾盛世時發兵西征,慈禧太后當家時,雖然國力中落,仍然有左宗棠西征新疆之舉,重要的因素就在「光守不行,因為守不住」。

 

台灣面對大陸的戰略,也應該優先思考「守不守得住」。以當前形勢而言,即使撇開武力,經濟上也守不住-不跟大陸往來,想維持眼前生活水平亦不可得,那豈有保守之條件?

 

於是只能採進取思考,而重點仍在於我們自己做得有多好,台灣的「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內容,能不能成為大陸(香港?)人民的「理想國」。如果我們本身更沉淪,則一切免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