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看選戰之終篇)

選舉結束一個多星期了,經過選戰的洗盪,之前兩位大「神」已經不再被稱為神,同時消失的是另一個稱號「無主席」——選戰過程中被說成「國民黨有史以來最弱勢的黨主席」的吳敦義,在國民黨贏得空前勝利之後,媒體自然不好意思再用這個帶有嘲諷意味的稱號。

然而,吳主席仍然是「無主席」,對於2020年大選仍然口風超緊,跳針式的「黨會有公平機制」:非但不帶任何「企圖心」,也不偏袒任何已表態/未表態的「逐鹿者」。但這就是吳敦義的「無主席兵法」,簡單說,他因此而能主導往後的總統選舉提名大勢。

這在《孫子兵法‧形》有云:善戰者之勝也,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部分版本無「無奇勝」)

而「無主席」的定位,其實是《易‧乾》卦辭:「見群龍無首,吉」的應用。

「群龍無首」為什麼吉?因為國民黨已經不再是從前的國民黨。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次選舉的結果對柯文哲而言,是最壞的一種情形,他現在的處境可以「身陷泥淖」形容。

怎麼說?

從2014年選舉講起:柯文哲為什麼會參選?他已經是名醫,雖然在台大醫院內部人緣不怎麼樣,但畢竟還是名醫。縱使離開台大醫院,單憑「葉克膜之父」名號,後半輩子肯定仍然風光且富裕。又因為他雖然一直有跟政界有往來,涉入也不可謂不深,但是他事實上未曾起過參政的念頭,那他當年為什麼要參選?影響因素當然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形勢大好」——太陽花讓國民黨露出敗相,但民進黨卻無人可取下台北市。

總之,他一戰成功,而且成為媒體寵兒、網路寵兒。但是,柯文哲當台北市長,他樂在其中嗎?他有多少為台北市民服務的熱忱?有眼睛、會思考的人都會給予否定的答案。可是他仍然追求連任,同時他的聲望一路攀高,到今年8、9月達到最高點,甚至成為2020年總統呼聲最高的人選。

容我直言,4年前他參選台北市長是偶然,但這一次競選連任卻是有目標的:2020年總統選舉。(只是不能說)

9月底韓流初興起時,柯文哲的姿態還頗高,因為韓國瑜的聲勢是柯粉群組炒起來的,柯粉群組覺得台北有點無聊(丁守中佛系作風,而柯文哲贏定,故對姚文智凡事冷處理,沒有火花),反而高雄有意思多了,正好又對民進黨扯柯P後腿很感冒,於是哄抬起韓流。(插個題外話,民進黨硬說是中共五毛黨哄抬起韓流,太抬舉對岸了,大陸網友可能參與了後半段,但最多只有幫忙「搧風」而已,「點火」還是柯粉群)甚至韓流已起,柯文哲都還曾猶豫「要不要去幫韓國瑜站台」,最後是韓粉大過了柯粉,而柯文哲發現情況不妙,大聲疾呼,柯粉急忙回防,卻已經抽調不出太多「兵力」。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將時間拉回年初,國民黨敢想像這個選舉結果嗎?黨主席吳敦義到10月底說的都還是「新北是保命之戰,拿下彰化、台中是勝負關鍵,若贏高雄則翻天覆地」,可以看出,國民黨的戰略基調是「決戰中台灣」。

那麼,民進黨最初的戰略是什麼?當然是「拿下新北市,將國民黨徹底殲滅」,也就是「決戰新北」。

「決戰新北」不包括台北市,易言之,年初民進黨的戰略仍然是跟柯文哲合作,禮讓台北市的條件當然是柯P必須「罩」民進黨的新北市長候選人。以柯文哲在8月底之前的聲勢,這個戰略勝算極高。同時,這個戰略也將柯文哲「綁」在台北市長位子上,蔡英文的連任之途可說「渠已成」只等「水到」——國民黨當時看來「保命」不易。

後來的發展卻完全打亂了這個戰略佈局,如唐太宗李世民跟名將李靖的對話:

太宗曰:「朕觀千章萬句,不出乎『多方以誤之』一句而已。」

靖良久曰:「誠如聖語。大凡用兵,若敵人不誤,則我師安能克哉?譬如奕棊,兩敵均焉,一著或失,竟莫能救。是古今勝敗,率由一誤而已,況多失者乎!」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三十三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一句「肥滋滋」,登時讓民進黨找到新的話題,連打了幾天。由於那句話明顯是針對陳菊,影響的當然是高雄市長選情。為此韓國瑜在第一時間做了切割,而吳敦義在隔天兩度道歉。重點仍在於這場風波對選情的影響,明確點說,在此之前陳其邁是處於包圍圈中(高雄市長選舉被定位為「高雄人民對民進黨」),而「肥滋滋」會不會成為民進黨的突破口?

先看吳敦義怎麼會口出這種語言(他的發言一向字斟句酌,很難想像如此語言會出自他口):那是跟十幾位朋友的場合,多半是雲林同鄉,但那並不能解釋他為何措辭輕慢。應該是話題談到12年前的高雄市長選舉,黃俊英被誣指「走路工賄選」,結果以一千多票飲恨,遂至鬱鬱以終。那次選舉等於是被明搶暗偷走的,而當時的民進黨候選人是陳菊,競選總幹事是陳其邁。黃俊英曾經是吳敦義的副市長,吳敦義應該是新仇舊恨一下子湧上心頭,又以為在場都是朋友,才用上了那樣的字眼。

《孫子兵法‧九變》對此有提出警告: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九變〉篇的精神不在「知」而在「通」,也就是說,不是背誦上述「五危」,然後謹記不犯就安了,而是要知道:任何人都有弱點,甚至優點就是致命傷,己方和敵方都是如此。上述五危其實都是將領的優良德行,可是愈是執著德行,就愈容易利用/被利用。韓國瑜在第一時間切割,就近似「廉潔可辱」(不沾一點「灰塵」),而吳敦義連番道歉,則近於「愛民可煩」(不道歉怕影響韓國瑜選情),其結果是什麼?是吳敦義不好再去高雄助選,實質上折損了總體戰力。

然而,民進黨又能不能藉此突破呢?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三十二)

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說:「守住高雄就不算輸,拿下新北就算贏。」雖然是為一旦大盤落後(縣市長席次沒過半/全國總選票數落後)的提前開脫,但也看出目前民進黨全黨傾力防守的,就是高雄市。

但說是全黨傾力,外在能夠看到的,只有陳其邁「38區走透透」行動,這跟韓國瑜外出台中「不安於室」的打法似乎截然相反。兩個陣營的行動既然南轅北轍,不但沒有衝擊發生,連擦出火花都不容易,也就是看不到「攻守」。但是選戰事實上在進行中,那麼,這場選戰在哪裡打?

仍然回到本系列一再說的「兩個戰場」:一個在選民腦袋裡,一個在投票箱裡。陳其邁顯然在前者已經落敗(19日辯論是他最後機會),於是將全副力量放在後者。而韓國瑜仍然擴大他在前者的戰果,希望能落實在後者。

《孫子兵法‧九地》: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於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勿勞,併氣積力。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客軍(通常是採取攻勢)的作戰原則,愈是深入敵境,士卒心思專一(逃兵沒有活路),就不容易被「主人」(防守方有主場優勢,但被動)擊敗。四處到富饒的鄉村劫掠,客軍就有足夠的給養。要小心的讓部隊得到休養,不要讓部隊過度疲勞,才能積蓄氣力準備決戰。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三十一)

藍軍被「韓流」凝聚,各縣市都出現顯著效應,台北市柯文哲也感受到了,他說:「現在要認真打選戰了。」可是他之前犯了太輕敵的錯誤,現在才「開始認真」,很辛苦了。

他之前的輕敵,最明顯的有兩個:一是沒把丁守中這個佛系參選人放在眼裡,但事實上諸如「丁守中跟娃娃機有仇喔?」這種隨口應付的話都能過關,確實不能怪他輕敵;另一個則是他的團隊誤判情況——起先放話「我一公布競選經費,會要他們跟進,他們就慘了」,等到他真的公布後,丁跟姚突然「勇」了起來,都採取強力反擊,這個話題反而成為柯的負擔!

原先以為是囊中「法寶」,怎麼突然成了自己的「緊箍兒」?

原來,國民黨已經不是過去的國民黨,丁守中這一次選舉經費真是省之又省;而姚文智始終被看衰,也募不到什麼款。在柯文哲初放話時,丁、姚還不清楚柯有多省,等到公布,發現柯其實省不到哪裡去(選舉很花錢的),膽氣一下子壯了起來。無論如何,柯文哲從選舉經費話題(法寶)不能發威之後,已經憋了將近一星期沒有攻勢——這正是他說「要認真打選戰」的原因。

但是戰場形勢已經陡變,主因是「韓流」吹襲,而柯文哲以前也全靠網路幫他吹風,現在網路族有了「新歡」,他卻沒有提供足以吸引網路族的題目。然而,他畢竟是現任台北市長,也仍然動見觀瞻,只不過他還沒想好該怎麼打後面的選戰。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三十)

柯文哲說「藍綠各拉5%,我就倒了」,他在幹嘛?最後決戰時刻,卻自暴其短嗎?

蔡英文說「全世界都在看台灣即將舉行的選舉,看台灣人會選擇親中的政黨,還是會繼續堅持民主與主權」,她是在強打統獨議題嗎?她難道不知道過去強打統獨議題的一方,最後都敗嗎?

《孫子兵法‧行軍》: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采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以上是「相敵」注意事項,也就是兩軍對戰時,觀察外在跡象以研判敵情。

辭卑而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其側者,陣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這些是「覘敵」注意事項,也就是看對手做了什麼動作/說什麼話/怎麼措辭,以之研判「他想幹嘛」?

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粟馬肉食,軍無懸缶而不返其舍者,窮寇也;諄諄翕翕,徐與人言者,失眾也;……這些是「察敵」注意事項,看他陣營內部的動作,能夠知道對守陣營的戰鬥力虛實。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二十九)

韓國瑜的義勇軍是他的最大利器,卻也帶給他不少困擾。「利器」部分無須解釋了,什麼是「困擾」?就是義勇軍事實上不受節制,他們仗著一腔熱血,自作聰明(很抱歉,直白了些)的做了無數的文字、圖片、影片,通通堆上網路,網路上更多得是韓國瑜的擁躉,在這些數不盡、看不完的文字、圖片、影片中,以掏沙金的精神,將他們認為含金量夠高的東西,廣傳出去(同樣自以為是)。而這些東西,可能並非/不盡然是事實,或移花接木,甚至直接剽竊,因而造成困擾。

義勇軍幫忙候選人是基於熱情,但是萬一因此壞人名節,那就是「人死不可復生」,這一點已經在本系列第27篇說過,用的是「火攻」篇。本文則說明火攻的運用與不同效應。

戰國時田單復齊用火牛陣的故事,多數人耳熟能詳,此處不贅。且說東漢楊璇的故事:

漢靈帝時,楊璇當零陵太守(零陵郡包括今廣西桂林及湖南南部衡陽、邵陽),盜賊群聚攻打零陵縣城,盜賊人數眾多,城中兵力薄弱,人心憂恐。楊璇巡視庫房,發現兵器不多,可是有一處堆滿了石灰。於是他聚集數十輛馬車,車上排放石灰囊,在馬尾上繫縛布條;另外布置「戰車」,車上都是弓弩手;然後跟盜賊約期會戰。

時刻到了,楊璇令石灰車居前,城門一開,馬尾上的布條澆上油脂,點火燃燒,布燃馬驚,奔突賊陣,車上石灰囊開口,順風鼓灰,矇了賊兵的眼睛。弓弩戰車隨後跟進,弩箭肆意發射(反正看不見),城上鉦鼓鳴震,盜賊是烏合之眾,眼睛看不見,身旁伙伴多有中箭哀叫,愈發心慌,於是駭怕奔散。楊璇這才率軍追逐,賊帥戰死被梟首,郡境肅清。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二十八)

先是張麗善宣布辭去立委,陳其邁隨即跟進,都宣稱是「破釜沈舟」。然而,他倆所處的位置不同,破釜沈舟乃有效果差異。

破釜沈舟的典故出自楚霸王項羽:秦將章邯擊殺項梁後,轉向北方,將趙王趙歇圍困在鉅鹿。項羽率軍救趙,在所有楚軍渡過漳水後,項羽下令將渡河船隻全數鑿沈、將煮飯的鍋具全數打破,再將軍隊宿營的帳蓬全數燒掉,全體官兵每人只能帶三日口糧,顯示必死的決心,而士卒也都完全抛棄回頭的思考。

楚兵已無退路,個個奮勇,殺聲震天,一連九陣擊破秦軍,秦將王離戰死,主帥章邯請降,原本在鉅鹿城外作壁上觀的諸侯都畏服項羽——鉅鹿之戰確定秦帝國不再有反抗之力,同時奠定項羽的諸侯盟主地位。

相似的情況出現於元末,朱元璋由滁州攻太平,渡過長江後,命徐達將船隻纜繩通通砍斷,部隊沒了退路,朱元璋激勵兵士:「前面就是太平,攻下來,任由大家搶掠。」於是全軍奮勇攻城,攻下了太平。

這兩個實例都是進攻而非防守,而孫子兵法對於「攻vs.守」有著明確界定。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孫子兵法看選戰之二十七)

選戰進入倒數計時,各式各樣的「絕戶手」紛紛出籠。所謂絕戶手,就是「一出手就要對手死絕」,而且是對著「要害」下手的陰招。為什麼愈來愈陰狠?當然是因為時間來不及了。

《孫子兵法》十三篇中,有一篇是〈火攻〉。在冷兵器時代,火攻稱得上是「戰略震懾武器」,奇襲/以寡擊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火攻。大家熟悉的三國歷史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都是用火攻致勝;田單雙城復齊、班超威震西域也都是靠火攻。然而,《孫子兵法》中出現的最體恤生命的章句,就出現在〈火攻〉篇。

《孫子兵法‧火攻》: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安國全軍之道也。

在敘述火攻的各種技術之後,孫武講了這段話。這段是在說什麼?

火攻的威力/震懾力強大,殺傷必多。《孫子兵法》雖然一切為勝利,勝利無可取代,然而,《孫子兵法》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全勝」。全勝不是選戰中,例如「某候選人在所有行政區全勝」那個全面勝利的意思,而是「勝而能全」的意思。勝而能全就是,打勝仗雖然是唯一目標,但是打了勝仗,還要能儘量保全軍隊的生命,包括己方的和敵方的。所以有「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名句。

公孫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